公司工傷不報銷違法嗎怎么辦
依法享有工傷醫療保險待遇。
按照我國《工傷保險條例》,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受到意外傷害或職業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至于補償措施,首要確定的就是工傷鑒定的有效性。
若已獲認定,公司卻拒絕賠償,可向勞動監管部門投訴或直接申請勞動仲裁。
在此過程中,務必提供充分的證據,包括工傷認定書、醫療費用單據以及勞動合同等。
勞動仲裁機構將依據實際情況及法律法規作出公正裁決。
若對仲裁結果仍有異議,可進一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同時,請留意相關時效規定,以確保自身權益不受損害。
出了工傷企業不報工傷怎樣辦
面對工傷事故,若企業不報工傷,職工及其親屬或工會組織有權直接向企業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此權利保障旨在確保工傷職工權益不受侵害。在單位拒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情況下,首先應嘗試與單位協商解決,若協商未果,可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以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在發生事故傷害或被診斷為職業病后,單位應在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如遇特殊情況,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適當延長。若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申請,職工或其親屬、工會組織有權在事故發生之日起1年內,直接向企業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對于需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一般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綜上所述,面對企業不報工傷的情況,職工及有關組織可通過直接向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以及法律途徑維權,確保自身權益得到保護。此過程中,及時了解和應用相關法律法規,對于維護自身權益至關重要。
工傷公司不上報怎么辦
遭遇工傷,公司卻未上報,勞動者應如何自保?首先,勞動者有權自行申請工傷認定,完成認定后,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維權:
1. 若已準備工傷保險理賠所需材料,但公司未上報,可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請求支付賠償。
2. 若公司與員工已達成醫療費用協議,卻拒絕支付,可申請法院發出支付令。
3. 若爭議較大,未能達成協議,員工可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 如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員工在發生工傷事故或被診斷為職業病后,所在單位應在30日內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若單位未按時申請,員工或其親屬、工會可在事故發生或診斷之日起1年內,直接向單位所在地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特別地,對于應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的工傷認定,原則上應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若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產生的工傷待遇等費用應由單位承擔。
相關推薦:
什么病能申請低保(什么病可以申請低保)
工傷不報怎么辦(工傷單位沒報怎么辦)
績效工資該怎么分配(績效工資的分配方式有哪些)
工傷險一個月多少錢(工傷險多少錢一個月)
調休能抵加班費嗎(工作日加班調休了還能要加班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