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怎么找公司要賠償
工傷賠償是勞動者權益的重要保障,當員工因工作受傷,應如何向公司主張賠償呢?以下步驟詳細指導你如何進行:
首先,嘗試與單位進行協商。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后,單位將支付相應的工傷賠償金額。
若協商無果,可以向勞動部門投訴。勞動部門將進行協調,促使單位支付員工的工傷賠償費用。
如果投訴無果,可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法律和事實,裁定單位應賠償的金額。
仲裁后,如果單位仍不支付賠償,應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強制執行,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因工傷發生的費用,應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包括但不限于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食宿費、傷殘輔助器具費用以及生活護理費等。
工傷賠償仲裁多久調解
關于工傷賠償仲裁的調解期限并沒有明確的法定期限。
通常由仲裁機構根據案件實際情況,在仲裁程序中協調調解。
法律上,從接受仲裁申請至做出裁決,時限為45天,案情復雜者可延長15天。
然而,調解的時間安排較為靈活,可能迅速啟動,亦有可能在雙方提供充足證據和闡述觀點后展開。
調解能否成功取決于雙方的意愿及協商結果。
如調解失敗,仲裁機構將依法裁決。
需注意的是,在調解期間,雙方應保持理智,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事實情況,尋求公正合理的解決方案。
受工傷了該怎樣向公司索取賠償金
受工傷了向公司索取賠償金包括以下:
1、和單位進行協商,在協商一致后單位支付工傷賠償金額即可;
2、向勞動部門進行投訴,由勞動部門進行協調,單位支付員工工傷賠償費用;
3、申請勞動仲裁,由勞動仲裁委員會安排勞動仲裁裁決,要求單位賠償;勞動仲裁是:
(1)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
(2)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4、在仲裁后仍然不支付的,向法院起訴,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工傷認定辦法》第五條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受了工傷如何找老板談賠償
1. 工傷員工應當首先明確,只有在工作過程中受傷且未造成殘疾的情況下,才有權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2. 如果工傷導致了殘疾,員工則有權獲得傷殘待遇。
3. 在發生工傷后,員工應根據自身傷情,與老板進行賠償協商。若協商未果,可采取以下步驟維護權益。
步驟一:嘗試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一致意見,以便用人單位支付相應的工傷賠償。
步驟二:如協商不成,可以向勞動保障部門投訴,尋求其協調解決,促使用人單位支付工傷賠償。
步驟三:若投訴仍無效,可申請勞動仲裁,由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要求用人單位賠償。
步驟四:若仲裁結果仍得不到執行,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并通過司法程序強制執行工傷賠償。
工傷賠償的的項目包括:
1. 醫療費用:必須符合工傷保險的相關規定。
2. 住院伙食補助費:由單位按職工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支付。
3. 外地就醫的交通、食宿費:經醫療機構證明并報經辦機構同意,按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4. 康復治療費用: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的康復治療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前提是符合相關規定。
總結來說,工傷員工在取得工傷鑒定結論后,應根據傷殘等級與用人單位協商賠償。如協商不成,應收集證據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相關推薦:
行政制裁分為三類對嗎(行政制裁分為三類對嗎)
勞動仲裁訴訟的程序(勞動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流程)
進行工傷鑒定多長時間(工傷鑒定的最合適時間)
工資拖欠不發怎么辦(公司一直拖欠工資不發怎么辦)
勞動工傷鑒定十級標準(工傷鑒定10級12條標準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