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工齡是計算退休待遇的主要依據。比如按照1978年的《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工齡。10~15年為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資的60%,15~20年為70%,20年以上為75%。現在是什么情況?
退休人員養老金確實是按照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算的。一般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說實話,從計算公式來看,工齡(繳費年限)很重要。而且,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長期保險繳費多,每多一個月,養老金可以多提一點。和最近15、19年一樣,但是不一樣。
目前養老金計算公式依據的是2005年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基礎養老金計發公式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公式全國統一。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
第一,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于退休后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基本養老金主要與退休后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掛鉤。但是,繳費年限和平均繳費指數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決定著具體的繳費比例。
比如按照100%的檔次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后每滿12個月可以多領取1%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但是,繳費基數的差異并不完全與繳費比例成正比。如果是60%檔次和300%檔次,分別領取社會平均工資的0.8%和2%。
繳費年限具體到月,每個月可以折算成0.0833年。因此,每多一個月都有重要的作用。
山東省養老金計算公式
我們可以看到,繳費年限與基礎養老金密切相關。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繳費年限和基礎養老金成正比。交15年的基本養老金只有交30年的一半。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確定退休年齡的月數。
實際上,個人賬戶養老金也與繳費年限密切相關,主要是因為個人賬戶的余額。
個人賬戶余額現在按照月繳費基數的8%計入個人賬戶。在繳費基數不變的情況下,每增加一個月,個人賬戶中的錢數就會增加。比如你按照3000元的基數繳費,每個月會有240元打入你的個人賬戶。如果60歲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按139個月計算,每月可額外領取約1.73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另外,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里的錢,每年都會算利息。存款時間越長,計算的利息越多。但是因為之前繳費基數比較低,所以并不是特別大。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第三,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由各省市自行確定,但主要與統籌賬戶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前的繳費年限掛鉤。
一般來說,在1992年至1997年建立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地方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只有工齡較長的老職工參加工作。只有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相同的,才會有過渡性養老金。
內蒙古養老金計算公式
所以各地養老金的計算大致由以上三部分組成。繳費年限與養老金密切相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還是要明白,繳費年限并不是養老金的唯一決定因素。此外,還有社會工資、退休年齡、繳費基數等諸多因素。
相關問答:社保退休金如何計算?
2021年退休工資計算器計算公式如下: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1、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退休金計算介紹:
目前,我們可以通過三種方法來領取養老金,分別是個人養老保險,賬戶養老金以及基礎養老金,下面就來分別談一下養老金計算方法有哪些。
個人社會養老保險。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計算方法=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于(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養老金計算方法=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個人基礎養老金。
養老金計算方法=(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示例】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一、職工退休工資計算公式
1、職工退休工資計算公式如下:
(1)〔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2、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二、辦理退休需要什么材料
職工辦理退休需要的材料是:職工本人檔案、本人身份證、戶口簿、職工本人退休申請書、檔案托管手冊、養老保險手冊及歷年繳費收據、享受補貼人員需攜帶補貼范疇內的相關資料原件(如:獨生子女證、學歷證書、職稱證、市以上勞模證書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張。
1、退休申請書(A4白紙手寫,并在名字處按手印);
2、申報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如屬代辦還需代辦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
3、申報人戶口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包括戶主頁面和本人信息頁)
4、申報人在當地國有銀行開立的個人存折(不受理銀行卡)的原件及復印件;
5、一張近期一寸免冠證件照片(用于辦理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證);
6、養老保險手冊(如屬一次性在中心補繳完養老保險的可不用);
7、養老保險需交至申報退休的當月;
8、流動人員人事關系(檔案)管理手冊;
9、申報人填寫《職工退休核準審批表》。
10、有副高級其以上職稱的退休人員,需提供職稱證書及批文的原件及復印件。
11、軍轉干部需提供轉業證明及轉業審批表原件及復印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