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釋放的信號有:超大特大城市的范圍,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性和目標,和城中村改造的具體措施和路徑。
一、超大特大城市的范圍
根據《指導意見》,超大特大城市的范圍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天津等7個城市。這些城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城中村改造對于它們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二、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性和目標
《指導意見》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積極穩妥,優先對需求迫切、存在安全隱患的城中村進行改造,一個一個地推進,做好每項工作。城中村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可以解決居住、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問題,改善民眾的生活條件。
另外,城中村改造也對于推動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改造,可以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促進城市經濟的持續增長。通過公共服務均等化、全覆蓋,可以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和內需,推動經濟的發展。
三、城中村改造的具體措施和路徑
1、建立城中村改造工作機制。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2、制定城中村改造方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詳細的城中村改造方案,確定工作目標和任務。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級政府要綜合運用財政資金、土地等政策手段,支持城中村改造。
4、強化產業扶持。在城中村改造中,要重視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增收,提高村民的經濟收入。
5、提高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城中村改造要注重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包括道路、供水、供電、排水等方面。
6、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加大對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的投入,提高居民的享受水平。
城中村改造算拆遷還是征收?
城中村改造算拆遷。城中村改造是指對農村村落在城市化進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農民轉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變成的居民區的房屋,進行的征收拆遷。
城中村改造拆遷是由政府倡導、開發商、村民自主拆遷一種三方結合方式,其拆遷主體是村集體組織自行自主拆遷。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項目,因村而異,一村一策,各城中村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經濟狀況,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會討論通過補償方案確定。
關于廣州舊改的方向定了如下:
一、廣州城中村改造應當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
這一兩年,村民們最為擔心的事,便是自己村的合作企業資金是否安全,安置房能不能按時交房,答應好的拆遷補償能不能準時到賬。畢竟,以往廣州的城中村改造,基本都是以市場運作為主。而該份意見稿確定了廣州城中村改造應當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基本原則,并明確了市政府負責城中村改造工作等職責。
改造具體資金來源包括政府專項債,改造專項借款、專項貸款等。
二、先賠償后搬遷,三分之二以上的同意率即可啟動改造。
意見稿表示,經改造項目所在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和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的,方可啟動改造。同時,征收集體土地應先賠償后搬遷,賠償方案也是需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和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在這之前,關于舊改的改造與否,以及賠償方案,其表決同意率均需超80%。
如今同意比例大幅下降,未來廣州舊改或將提速。
三、拒不交出土地的,或將強制執行。
釘子戶的路,可能要被堵死了。意見稿中對于集體土地、國有土地的征收程序都作了以下表述:被征收人對征收決定或者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而拒不交出土地的,將依法申請人民法院予以裁定,或將會被強制執行。
四、安置房品質不得低于商品住房水平。
至于大家都關心的房票問題,該份意見稿并沒有提及,但對安置房建設提出了要求。城中村改造應當先行安排安置房項目供地和建設,加強安置房規劃設計和建設管理,確保安置房在合理工期內建成,安置房品質不得低于商品住房水平。未來拆遷的村民們在居住品質上,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提升。
五、應當按照一定比例配置保障性住房。
此前,住建部便提出城中村改造要建一定比例保障房。廣州也在這份意見中積極回應,城中村改造地塊除安置房外的住宅用地及其建筑規模應當按照一定比例配置保障性住房。同時個人可以將自有產權的房屋委托專業住房租賃機構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進行整體運營。
一、舊房改造原則
堅持統一規劃、整體推進、配套建設、新舊聯動的原則,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群眾參與”的工作模式,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充分尊重居民群眾意愿,鼓勵社會資金參與,穩妥推進東區舊房改造工作。
二、政策適用范圍
攀枝花市東區范圍內經批準納入舊改工作計劃的項目按照本意見實施。已經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或明確按《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國土資源局等部門關于實施老舊房屋改造有關土地問題試行意見的通知》(攀辦發〔2011〕111號》、《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政府關于舊城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攀東府〔2011〕118號)相關政策執行的舊房改造項目,不適用于本意見。
三、舊房改造范圍
舊房改造范圍主要包括東區轄區內城市危房集中區、城市棚戶區、城中村、舊居民區、舊商業區、城市需“退二進三”的工業項目區。
四、舊房改造方式
改造方式指改造的具體建設方式,包括拆舊建新、改擴建和綜合整治三大類。
(一)拆舊建新。指拆除原有危舊房屋,新建安置住房(或貨幣安置)。
(二)改擴建。指對原有房屋進行加固維修或翻新,消除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或改變(增加)房屋使用功能。
(三)綜合整治。指對原有房屋及所在小區綜合實施建筑節能改造、老舊管網線路改造、完善房屋廚衛等使用功能、建筑立面及小區環境整治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