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牙齒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1、三級傷殘鑒定標準為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二十四枚以上;五級傷殘鑒定標準為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二十枚以上等;
2、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
1、由單在事故后30天內向勞動局申報工傷,有工傷認定書后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然后由工傷保險機構賠償;
2、如果單位在30天內沒有申報:工傷職工個人應在事故后一年內向所在地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拿到工傷認定后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有鑒定結果后按傷殘等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賠償;
3、如果單位沒為職工交工傷險:由單位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進行賠償,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的程序同上;
4、關于申請工傷認定和索要工傷賠償:協商不成時,可以提起勞動仲裁解決。
綜上所述,工傷牙齒的賠償標準是屬于按照十級的賠償標準進行,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法律依據】: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5.10.1
(1)精神障礙或者輕度智能減退,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輕度受限;
(2)顱腦損傷后遺腦軟化灶形成,伴有神經系統癥狀或者體征;
(3)一側部分面癱;
(4)嗅覺功能完全喪失;
(5)尿崩癥(輕度);
(6)四肢重要神經損傷,遺留相應肌群肌力4級以下;
(7)影響陰莖勃起功能;
(8)開顱術后。
工傷牙齒賠償標準
工傷牙齒賠償標準工傷牙齒賠償標準是:按傷殘等級一次性支付傷殘補助金,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等級進行劃分,傷殘等級標準分為一到十級。工傷鑒定決定賠償標準,按照工傷鑒定結果法定的工傷賠償標準計算方式計算。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因工受傷的,一定要申請工傷認定,沒有經過工傷認定的或者不認定為工傷的情況下,無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根據GB/T 16180-2006《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分級》九級牙槽骨損傷長度>4cm,牙脫落4個及以上;十級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需要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八條 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
工傷牙齒磕斷賠償標準
法律分析:工傷牙齒磕斷賠償標準包括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伙食補助費等基本的補償以及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牙齒除了智齒之外,切牙脫落了一個以上或者是其他的牙脫落了兩個以上的,可以認定為是十級工傷。受工傷職工被鑒定為是十級傷殘的應該賠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數額為職工本人的工資乘上七個月。
法律依據:《工傷鑒定標準認定》 十級工傷包括:
1、嗅覺喪失;
2、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
3、一側顳下凳關節強直,張口困難度;
4、鼻竇或面頰部有異物未取出;
5、單側鼻腔或鼻孔閉鎖。
賠償標準:
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2、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3、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4、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工傷牙齒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
牙齒傷殘評定主要參考《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依據牙齒損失情況、咬合功能受限程度等關鍵要素進行評估。賠償項目包括治療費用、康復費用、停工期間薪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及其他相關費用。因傷情所評定的等級而異,將給予相對應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醫療費參照實際支出結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金額隨傷殘等級高低變化,如十級傷殘可得相當于七個月個人工資的補償。若解除勞動合同,還可享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但各地區標準各不相同。需強調的是,具體的賠償金額需結合多方因素進行綜合判斷。
相關推薦:
工傷牙齒賠償依據(工傷門牙脫落賠償標準)
面部燙傷工傷賠償(燙傷工傷一般怎么賠償)
法院強制執行范圍(法院強制執行的范圍是什么)
勞動法里的賠償金(勞動法中辭職補償金的規定)
在外務工工傷賠償(臨時工工傷是否需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