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級工傷賠償多少錢
法律主觀:
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規定,職工被 認定為工傷 后,可向用人單位主張下列損害賠償項目: 1、住院 伙食補助費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制造業簡易勞動合同 2、醫療費:按實際支出的費用計算。 3、停工工資 4、護理費 5、 傷殘補助金 及傷殘津貼: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傷殘的: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 6、 工傷醫療補助金 :按照統計部門最近一次公布的當地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與解除、 終止勞動關系 時的年齡之差計算,五級的,每滿一年發給1.4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六級的,每滿一年發給1.2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七級的,每滿一年發給1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八級的,每滿一年發給0.8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九級的,每滿一年發給0.4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十級的,每滿一年發給0.2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患職業病的工傷職工,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發40%。 7、 傷殘就業補助金 :以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傷殘等級和解除、終止勞動關系時的年齡,發給35個月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法律客觀: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3%,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5級傷殘賠償標準
1、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2、傷殘津貼為本人工資的70%;
3、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護理費為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
4、其他。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表;
2、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3、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受傷人員傷殘程度劃分為10級,從第1級(100%)到第10級(10%),每級相差10%。對于單處傷殘的,一級傷殘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級傷殘則乘以90%,依此類推,九級傷殘乘以20%,十級傷殘乘以10%。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傷殘鑒定5級賠償標準
傷殘鑒定5級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2、傷殘津貼為本人工資的70%;
3、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4、護理費為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
5、其他。
傷殘鑒定流程如下:
1、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和社會專業司法鑒定人接受司法機關的委托,從事委托請求事項的司法鑒定;非訴訟案件鑒定的受托從其行業規定;
2、受理,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托書后,應對委托人的委托事項進行審核;
3、初次鑒定,鑒定機構受理案件后,應當指派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承擔鑒定工作,同一鑒定事項應當由兩名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進行;
4、補充鑒定,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托進行補充鑒定,應當對委托人請求的事項進行審查;
5、重新鑒定,重新鑒定仍在原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的,不能由原鑒定人承辦重新鑒定的事項;
6、復核鑒定,對鑒定結論有異議需進行復核鑒定的,其他資質較高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托,進行復核鑒定;
7、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司法鑒定人完成社會專業司法鑒定工作后,應當出具司法鑒定文書。
綜上所述,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相關推薦:
開出孕婦賠償(公司開除孕婦賠償標準怎么算)
運輸賠償責任(貨車運輸貨物損壞怎么賠償)
立案后不抓人(刑事案件立案后不抓人怎么辦)
仲裁賠償誰給(勞動仲裁是不是給出錢賠償)
單位要給我調崗怎么辦?(單位給員工調崗降薪怎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