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征收范圍包括哪些?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范圍包括:產權屬國家所有的,由經營管理單位納稅;產權屬集體和個人所有的,由集體單位和個人納稅;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納稅;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屋所在地的,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納稅;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亦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納稅;無租使用其他房產的問題。納稅單位和個人無租使用房產管理部門、免稅單位及納稅單位的房產,應由使用人代為繳納房產稅;產權屬于集體所有制的,由實際使用人納稅。法律依據:《契稅法》第一條在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契稅。
溫馨提示:如果您覺得法律事務過于復雜,有能力的企業可以聘請“中法邦法律顧問”來幫助你處理,或登錄“中法邦法律服務”小橙序尋找專業律師,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處理。
房地產稅征收對象和征稅范圍有哪些?
房產稅是房屋買賣活動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稅費,那么,什么是房產稅呢?房產稅又如何征收呢?整理了下列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隨著新的房產稅政策出臺,未來房地產調控的大方向已經明確,即:以征收房產稅等經濟手段來逐步替換“限購令”這樣的行政手段。一、什么是房產稅,有什么特點? (一)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 (二)房產稅的特點: 1、房產稅屬于財產稅中的個別財產稅,其征稅對象只是房屋; 2、征收范圍限于城鎮的經營性房屋; 3、區別房屋的經營使用方式規定征稅辦法,對于自用的按房產計稅余值征收,對于出租、出典的房屋按租金收入征稅。二、房產稅如何征收,征收對象和征稅范圍有哪些?(一)房產稅的征稅對象: 房產稅的征收對象為房產。所謂房產是指以房屋形態表現的財產,包括其附屬的設備,但不包括獨立的建筑物,如圍墻、煙囪、水塔等。房屋是指有屋面和圍護結構(有墻或兩邊有柱)、能遮擋風雨,可供人在其中生產、工作、學習、居住或儲存物資的場所。 由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商品房在出售前,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言是一種產品,因此,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征收房產稅;但對售出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應按規定征收房產稅。(二)房產稅的征收范圍: 房產稅征收的范圍包括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這里的城市是指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市,其征稅范圍包括市區、郊區和市轄的縣縣城,不包括農村。縣城,是指未設立建制鎮的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征收范圍為縣人民政府所在的城鎮。建制鎮是指鎮人民政府所在地,不包括所轄的行政村。工礦區是指工商業比較發達,人口比較集中,符合國務院規定的建制標準,但尚未設立鎮建制的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開征房產稅的工礦區,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座落于上述地區以外的房屋不征收房產稅。 3、房產稅的納稅人為房產的產權所有人。如果產權屬國有,其經營管理的單位為納稅人;產權出典的,承典人為納稅人;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當地或產權未確定以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其代管人或使用人為納稅人。(三)房產稅的計算方法: 房產稅的計稅依據分為從價或從租兩種情況。 1、從價計征的,其計稅依據為房產原值一次減去10%——30%后的余值,具體幅度各地規定不同。年稅率為1.2%。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房產原值*(1—10%或30%)*稅率(1.2%) 2、從租計征的(即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年稅率為12%。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稅率(12%) 從實行試點的幾個城市來看,房產稅的征收主要是針對多套住房或者超大面積的房屋以及非本地人購房的情況,房產稅是國家對房產市場的調控手段之一,如果購房者要購買多套住房或投資外地房產,要注意當地有沒有關于房產稅的規定,了解要繳納的稅費后再決定購房與否。 總之,應對房產稅征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實踐證明,由具備一定法律知識和工作經驗的律師來處理,既可以防范法律糾紛,也可以更好地解決法律糾紛,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經濟損失,有效地保障您的合法權益。
房產稅征收有哪些對象
法律分析:房產稅征收的對象是房產,房產稅的納稅人包括產權所有人,經營管理單位、承典人、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相關推薦:
婚前房產如何過戶(夫妻婚前房產如何過戶)
哪些行政機關強制執行(哪些行政機關具有強制執行權)
隱瞞離婚賣房(離婚期間一方私自賣房有效嗎)
鄰居違建賠償(鄰居違建 打官司能賠償多少錢)
離婚房屋轉讓(離婚后房地產如何轉讓給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