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一般情況下,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包括:1。對于企業來說,25%是最基本的稅率;2.小型微利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低于100萬的,乘以25%再乘以相應稅率,應納稅所得額在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
具體計算方法是:乘以50%,再乘以相應的稅率。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型微利企業實施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第一條規定,自1月1日至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減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減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小微企業最新所得稅優惠政策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為:小型微型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減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減按50%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減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先進技術服務企業的稅收優惠,對經認定的先進技術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文章
稅收的征收、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應當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的,按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的開征、停征、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以及其他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不一致的決定。
新企業所得稅政策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個人獨資企業企業所得稅的核定和征收
企業申請核定征收后,可享受低至0.5%的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全免,綜合稅負低至1.6%。
二。有限公司企業所得稅的財政激勵和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所得稅:最高可享受地方留成部分的90%。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為:35%。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非居民企業取得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五)項規定的所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下列收入可以免征企業所得稅:
(一)外國政府向中國政府提供貸款的利息收入;
(二)國際金融組織向中國政府和居民企業提供優惠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三)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收入。
企業所得稅最新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1.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為25%;
2.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稅率為20%。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位于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符合條件的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一百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四條所稱稅收抵免,是指企業購買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行為。根據《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的規定,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可在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中扣除。當年抵免不足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享受前款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的企業,應當實際購置并投入使用前款規定的專用設備。企業在五年內轉讓或出租上述專用設備的,停止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并補繳已抵扣的企業所得稅。第一百零二條企業同時從事不同企業所得稅待遇項目的,其優惠項目的收入應當單獨計算,企業期間費用應當合理分攤。不單獨計算的,不得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第一百零二條企業同時從事不同企業所得稅待遇項目的,其優惠項目的收入應當單獨計算,企業期間費用應當合理分攤。不單獨計算的,不得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
[提示]
以上回答只是基于目前的資料和我對法律的理解。請慎重咨詢!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還有疑問,建議你整理相關資料,與專業人士詳細溝通。
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小微企業最新稅收優惠政策:
1、月銷售額不足十萬的小微企業增值稅減免;
2.對小微企業優惠減免企業所得稅;
3.對小微企業,可在稅額的50%以內減免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等相關稅種;
4、小微企業工會經費,支持全額返還。上述政策的實施期限為
1月1日至12月31日。
法律依據:
《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第一條,對月銷售額10萬元(含)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第二條。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減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減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法律分析: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一)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二)小型微利企業享受上述政策時涉及的具體征管問題,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2019年第2號)相關規定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享受主體】
【優惠內容】
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享受條件】
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所稱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政策依據】
1.《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2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落實支持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事項的公告》(2021年第8號)
3.《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13號)
4.《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征管問題的公告》(2022年第5號)
小型微利企業減征地方“六稅兩費”
【享受主體】
小型微利企業
【優惠內容】
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宏觀調控需要確定,對小型微利企業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小型微利企業已依法享受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其他優惠政策的,可迭加享受此項優惠政策。
【享受條件】
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所稱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小型微利企業的判定以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結果為準。
登記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新設立的企業,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申報期上月末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兩個條件的,可在首次辦理匯算清繳前按照小型微利企業申報享受此項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10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