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報案后多久通知我
對方報案后多久通知我對方報案后公安機關審查立案后才會通知當事人。
接報案件后,公安機關應當立即進行受案立案審查。
行政案件受案審查期限原則上不超過24小時,疑難復雜案件受案審查期限不超過3日。
刑事案件立案審查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日;涉嫌犯罪線索需要查證的,立案審查期限不超過7日;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以延長至30日。
法律、法規、規章等對受案立案審查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決定不予受案立案后又發現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發現原認定事實錯誤,需要追究行政、刑事責任的,應當及時受案立案處理。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五條 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實包括:
(一)犯罪行為是否存在;
(二)實施犯罪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節;
(三)犯罪行為是否為犯罪嫌疑人實施;
(四)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五)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目的;
(六)犯罪嫌疑人的責任以及與其他同案人的關系;
(七)犯罪嫌疑人有無法定從重、從輕、減輕處罰以及免除處罰的情節;
(八)其他與案件有關的事實。
第六十六條 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認定的案件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對證據的審查,應當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從各證據與待證事實的關聯程度、各證據之間的聯系等方面進行審查判斷。
只有犯罪嫌疑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案件事實;沒有犯罪嫌疑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案件事實。
對方詐騙報警,派出所流程怎么走
對方詐騙報警,派出所流程:
一、公安機關對涉嫌經濟犯罪的報案、控告、舉報、自動投案,都應當接受并登記,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辦理,不得以管轄權為由推諉或者拒絕。
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但不屬于其管轄的案件,應當及時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為提高辦理效率,建議報案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報案。)
二、公安機關接受涉嫌經濟犯罪線索的報案后,應當向報案人出具《報案回執》。
三、公安機關接受涉嫌經濟犯罪線索的報案、控告、舉報、自動投案后,應當立即進行審查,并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
重大、疑難、復雜線索,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以延長至三十日;特別重大、疑難、復雜或者跨區域性的線索,經上一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以再延長三十日。
四、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五、對有控告人的案件,經審查決定不予立案的,應當在立案審查的期限內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六、控告人對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后七日以內向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后七日以內作出決定,并書面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對不予立案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核;上一級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核申請后七日以內作出決定。對上級公安機關撤銷不予立案決定的,下級公安機關應當執行。
七、對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通知書后七日以內,對不立案的情況、依據和理由作出書面說明,回復人民檢察院。
公安機關作出立案決定的,應當將立案決定書復印件送達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通知公安機關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通知書后十五日以內立案,并將立案決定書復印件送達人民檢察院。
對方報警了警察會打電話給我嗎
1. 當您被人報警并且警方已經立案時,您可能會被警方傳喚。
2. 重要的是要遵守法律,避免違法行為,以免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公安機關的處理。
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09條,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發現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時,應按照職責范圍立案偵查。
4. 第110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都有權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報案或舉報。
5. 被害人有權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報案或控告。
6.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對報案、控告、舉報都應接受。
7. 如果發現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應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
8. 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但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案件,應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交主管機關。
9. 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上述規定。
刮蹭逃逸對方報警是否就已經立案了
會立案的,而且可能會被行政拘留的。刮蹭逃逸后會公安機關會立案調查的,但輕微刮蹭逃逸不構成刑事犯罪。發生交通事故后,即使只是輕微刮蹭,如果在發生事故后逃逸的,就屬于肇事逃逸,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應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輕微刮蹭事故逃逸,是屬于的交警受理范圍的,是會立案的,而且很可能會被行政拘留。一旦屬于警方追查以后確定的輕微刮蹭事故逃逸,一律按照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承擔事故全部責任,至于處罰,可以一次性扣12分或者直接吊銷駕駛證的,假如主動投案和對方協商處理圓滿,警察可以不立案處理。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肇事逃逸的行為有哪些?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
機動車之間的輕微刮擦,在如今的道路交通運輸環境中可能也是難以避免的,像這種小型交通事故,正常情況下走保險理賠就行了,在明知刮蹭了別人機動車的情況下還逃逸,反而會加重事態性質。
綜上所述是小編對刮蹭逃逸對方報警是否就已經立案了做出的相關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相關推薦:
離婚戶主遷走(離婚了戶主可以強制遷走女方戶口嗎)
甲醛中毒賠償(甲醛中毒怎么賠付)
分離戶口離婚(離婚后戶口分割的手續)
物流丟失賠償(物流公司貨物丟失賠償標準)
離婚咋遷戶口(離婚怎么遷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