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不同保險公司的航班延誤險的理賠標準有所不同,有的延誤半個小時則可以理賠,有的延誤2小時才開始理賠,有的則是延誤4小時開始理賠,投保人可查看具體合同條款獲知,且不同保險產品理賠標準也有所不同,有的是按照起飛的時間計算的,有的則是以落地的時間計算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
第五條 旅客、貨物托運人和收貨人以及其他進入機場的人員,應當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第二十六條 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旅客和其他人員及其攜帶的行李物品,必須接受安全檢查;但是,國務院規定免檢的除外。
拒絕接受安全檢查的,不準登機,損失自行承擔。
法律分析:乘客與航空公司建立航空旅客運輸合同關系后,只要航班不合理延誤,航空公司就應當承擔相應責任,至于延誤發生在哪個時間段(有可能是登機前,也可能是艙門關閉后)并不重要,關鍵是導致延誤的原因是什么。只要是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包括機械故障、航空公司運力不足、空勤人員的原因等等,航空公司不能免責。通常情況下,航班延誤4小時以上,航空公司應該對乘客進行賠償。
但是根據相關規定,對于因惡劣天氣或航空管制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誤,航空公司是不需要進行賠償的。只要安排住宿、餐飲、交通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