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蔬菜大棚都要拆遷的話如何賠償
大棚拆遷的話需要按照以下的價格來補償:大棚用地的價格、大棚內青苗的價格以及大棚本身的建造價格。一般來說具體的價格由以下的公式來計算。被拆遷房屋有照建筑面積×被拆遷區域房屋補償指導價格。房屋補償指導價按房屋造價評估值計算。超出有照面積部分,按照看護房補償標準計算補償價格。
拆遷溫室、大棚及看護房,除按其拆遷補償指導價補償外,還要對其實際損失進行補償。實際損失補償標準以原價格為基數,另加土地級別和建設項目用途補償系數。計算公式為:補償總金額=建筑面積×拆遷補償指導價×(1 土地級別補償系數 建設項目用途補償系數)。土地級別補償系數為:七級地0-0.1,六級地0.1-0.2,五級地0.2-0.3,四級地0.3-0.4,三級地0.4。建設項目用途補償系數為:市政設施、公益性用地0,倉儲工業用地0.1,房地產開發用地0.2,商業用地0.3。
二、地上附著物征地補償
附著物補償標準是指設區的市政府依據法律或法規的授權,在一定期間內制定并公布的實施征地中對地上建筑物、構筑物、大棚、果樹、林木、魚塘、養殖場等補償標準。
依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由省政府制定并公布執行,各省分別制定了實施土地管理法細則或辦法,大部分省授權設區的市政府制定附著物補償標準。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制定該標準的年度限制,有的市制定的標準執行年度跨度十年,有的跨度5年。實際工作中應根據市場物價變動情況及時調整補償標準,按照前三年產值標準理論,附著物補償標準最低應在三年調整一次。
蔬菜大棚拆遷的話過下需要對大棚內的青苗等附著物進行補償。如果是在征地通知出來之后搶種搶建的,國家是不予賠償的的。具體的補償標準一般是由省政府來制定,每隔幾年要根據實際價格的變動來調整價格。
國務院根據社會,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但是,在特殊情況下,經省,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直轄市規定。
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近幾年的補償金額,一般如下:
倉房每平方米補償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165元。
沼氣池每個補償4600元。
廁所每平方米補償190—300元。
豬雞舍每平方米補償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補償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補償180—330元。
磚石墻每延長米補償190元。
格柵(含工藝格柵欄)每延長米補償450元等等。
參考資料我國土地管理法百度百科
蔬菜大棚的賠償標準因地區和政策而異,但通常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具體來說,蔬菜大棚的賠償標準會根據大棚的類型、土地性質以及當地的具體政策來確定。
首先,關于土地補償費,這是根據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六至十倍來計算的,具體數額會根據土地的實際產值和當地政策有所調整。對于基本農田,補償標準通常會略高于普通農田。
其次,安置補助費是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來計算的,這一費用旨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長遠生計。每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再者,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是針對大棚及其內部種植的蔬菜等作物的補償。蔬菜大棚作為地上附著物,其補償標準會根據大棚的材質、結構、面積等因素來確定,一般在每平方米160元到280元之間。如果大棚內種植了高經濟價值作物,農民還可以獲得額外的青苗補償費,具體數額由征地部門根據市價核算。
需要注意的是,蔬菜大棚的賠償標準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會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土地市場變化以及政策調整等因素進行適時調整。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被征地農民應及時關注當地政府的公告和政策文件,以了解最新的賠償標準和相關程序。
總之,蔬菜大棚的賠償標準是一個綜合考量的結果,旨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和生活水平。在實際操作中,各地政府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政策要求來制定具體的賠償方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