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曠工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律師解答
因曠工解除勞動合同一般不需要賠償。曠工屬于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行為,對于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而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曠工解除勞動關系有補償嗎
根據我國勞動法規定,員工因嚴重違紀,如長時間曠工,可被企業依法解除勞動合同而無須支付補償。
然而,企業制定規章制度需遵循法定程序,且須對員工進行公示或告知。
若因曠工被解雇,但企業操作不當導致解除流程或依據存疑,比如規章制度不合規或未有效告知員工等,則可能構成違法解除,員工有權要求賠償。
因此,補償與否需結合實際情況及相關證據判斷。
請假未批曠工辭退員工需要賠償嗎?
員工如果請假未被批準而未能參加工作,將被視為曠工。在這種情況下,雇主可以根據自己的規章制度解雇員工。根據勞動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連續曠工三天或年累計曠工五天即可解雇,這通常是企業內部規章的內容。如果企業的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了曠工的處罰措施,并且員工已經簽字確認知曉這些規定,那么企業因員工曠工而解雇他們通常不需要支付經濟賠償。
曠工解雇員工的程序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確定員工違反了合法有效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是判斷員工是否嚴重違反規定的重要依據,必須是合法和有效的,才能作為仲裁或司法判決的依據。
2. 確保規章制度已經向員工公示,這樣才能對員工產生法律效力。
3. 在解雇前通知工會和員工本人。用人單位在決定解雇員工時,必須先將理由通知工會。此外,用人單位必須能夠證明已將解雇通知送達給員工。如果不能證明,可能會面臨勞動爭議的風險。
總的來說,如果員工未經批準請假而導致曠工,且企業有明確的規章制度,那么企業因員工曠工而解雇他們通常不需要支付賠償,只需結清員工的工資。如果員工認為自己的請假是合理的,例如產假或病假,而企業未批準,他們可以向勞動局反映情況。
相關推薦:
行政制裁分為三類對嗎(行政制裁分為三類對嗎)
勞動仲裁訴訟的程序(勞動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流程)
進行工傷鑒定多長時間(工傷鑒定的最合適時間)
工資拖欠不發怎么辦(公司一直拖欠工資不發怎么辦)
勞動工傷鑒定十級標準(工傷鑒定10級12條標準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