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賠償額=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幾個傷殘等級最高的傷殘賠償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1+傷殘賠償附加指數2+……+傷殘賠償附加指數n)。
其中“傷殘賠償總額”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居民(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齡來計算確定,即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賠償責任系數”就是交通事故中事故責任方應承擔責任的比例,如對方全責則為100%。
“幾個傷殘等級最高的傷殘賠償指數”是指在幾個傷殘等級中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
傷殘等級具體等級對應的傷殘賠償指數為:
一級:100%;二級:90%;三級:80%;四級:70%;五級:60%;六級:50%;七級:40%;八級:30%;九級:20%;十級:10%。
如兩個十級、一個九級,則其中最高等級為九級,九級的傷殘賠償指數為20%;又如一個五級、一個七級和一個九級,則其中最高等級為五級,五級的傷殘賠償指數為60%。
這里需要注意,根據上述的計算公式,在存在幾個傷殘等級的情況下只計算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其他的傷殘等級不再計算相應的傷殘賠償指數,而是按附加指數計算。
“傷殘賠償附加指數”是指在有多個傷殘等級時,由于只計算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其他的傷殘等級不再計算相應的傷殘賠償指數,而是每增加一處傷殘按另外的賠償比例計算,該賠償比例是附加計算的,因此被稱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
用百分比表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Ia取值范圍為:0≤Ia≤10%,也就是說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必須小于10%。存在一級傷殘時,其他等級被吸收,不計算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和傷殘賠償指數不同。對傷殘賠償指數上述標準有明確規定,不同傷殘等級都有對應比例(指數)。
而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則沒有具體規定,不同傷殘等級沒有對應比例(指數)。所以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有的是在取值范圍內(0≤Ia≤10%)由法官自由裁量;有的是五級以下一個固定值,五級以上一個固定值。
Ia的合理取值應為:二級為10%,三級為9%,四級為8%,五級為7%,六級為6%,七級為5%,八級為4%,九級為3%,十級為2%。
例子:
比如大連市城鎮戶口居民李某45歲,交通事故,一個4級傷殘,一個八級傷殘,一個十級傷殘,對方負全部責任,賠償金為
17500*20*100%(70%+4%+2%)=266000元
擴展資料
傷殘等級評定標準
一級傷殘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或采用專門設施,否則生命無法維持;
2、意識消失;
3、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
4、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二級傷殘
1、 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
2、 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動;
3、 不能工作;
4、 社會交往極度困難。
三級傷殘
1、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經常有人監護;
2、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室內的活動;
3、明顯職業受限;
4、社會交往困難。
四級傷殘
1、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間或需要幫助;
2、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居住范圍內的活動;
3、職業種類受限;
4、社會交往嚴重受限 。
五級傷殘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爾需要監護;
2、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就近的活動;
3、需要明顯減輕工作;
4、社會交往貧乏。
六級傷殘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條件性需要幫助;
2、各種活動降低;
3、不能勝任原工作;
4、社會交往狹窄。
七級傷殘
1、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
2、短暫活動不受限,長時間活動受限;
3、工作時間需要明顯縮短;
4、社會交往降低。
八級傷殘
1、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2、遠距離流動受限;
3、斷續工作;
4、社會交往受約束。
九級傷殘
1、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
3、社會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級傷殘
1、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
3、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傷殘等級
百度百科-傷殘等級評定標準
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賠償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二次手術費,殘疾賠償金,一次性傷殘和就業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護理費,營養費,交通費等。一、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全國各地一口價由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依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條。】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各地不一,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傷保險條例》決定。如:《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江蘇省工傷保險條例》、《浙江省工傷保險條例》等各省的工傷保險條例。廣東省十級傷殘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為1個月的本人工資;江蘇省十級傷殘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為3萬元。各地不同。【依據:《各省工傷保險條例》】三、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各地不一,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傷保險條例》決定。如:《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江蘇省工傷保險條例》、《浙江省工傷保險條例》等各省的工傷保險條例。廣東省十級傷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為4個月的本人工資;江蘇省十級傷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為1.5萬元。各地不同。【依據:《各省工傷保險條例》】“詳細咨詢分析,可以加微信,手機號就是微信號,方便溝通,精力有限,線下咨詢需繳納咨詢費,。”
法律客觀:《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四條,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