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費計算方法及公式
標準工時制的加班費計算公式如下:
1、平時(超過8小時)加班費=月工資標準/21.75÷8小時×加班時數×150%。
2、雙休日加班費=月工資標準/21.75÷8小時×加班時數×200%。
3、法定節假日加班費=月工資標準/21.75÷8小時×加班時數×300%。綜合計算工時制下的加班費標準與方法:用人單位經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即8小時(或40小時),但如果計算周期內勞動者的總實際工作時間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則超過的部分應視為延時加班。
一、拖欠加班費怎么辦
1、一般情況下,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應根據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資標準確定。在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下,勞資雙方可以在勞動合同內自由約定合理的加班費計算基數。
2、用人單位應該每月進行加班統計,并有勞動者簽字確認,聲明加班時間以該加班統計為準。
3、考勤制度應與加班制度相呼應,且用人單位保存考勤記錄不得少于2年。
4、工資單上明確加班工資。
5、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加班工資的,勞動者可以隨時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班工資,不受時效的限制;在勞動關系結束后一年內,如果勞動者主張權利、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用人單位同意支付的,則仲裁時效重新計算。
二、加班種類
1、工作日加班。
2、雙休及法定假期加班。
3、機關事業單位的加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企業加班工資計算方法是什么
法律分析:工作日加班,延長的工作時間加班費為1.5倍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加班費=3倍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用人單位不能以安排補休形式替代加班工資)。雙休日加班,加班費=2倍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加班天數(用人單位可以以補休形式代替加班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加班費計算方法及標準
加班費是指員工在超過法定工作時間或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年休假期間工作時,按照一定比例加算的工資。下面是加班費的計算方法及標準:
1. 加班費的計算方法
加班費計算方法一般有兩種:按小時計算和按天計算。
按小時計算:加班費按照每小時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算,一般為基本工資的1.5倍或2倍。
按天計算:加班費按照每天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算,一般為基本工資的3倍。
2. 加班費的標準
加班費的標準根據不同的情況而有所不同。
超過法定工作時間的加班費標準:根據《勞動法》規定,超過法定工作時間的員工,應當按照其工資的150%計算加班費。
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的加班費標準:根據《勞動法》規定,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加班的員工,應當按照其工資的200%計算加班費。
年休假期間的加班費標準:根據《勞動法》規定,年休假期間加班的員工,應當按照其工資的300%計算加班費。
需要注意的是,加班費的計算標準在不同的地區和行業可能有所不同,具體標準可以參照當地相關規定。
總之,加班費是員工在超過法定工作時間或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年休假期間工作所應得的補償,其計算方法和標準需要遵守相關法律規定,以確保員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相關推薦:
勞動工傷鑒定十級標準(工傷鑒定10級12條標準都是什么)
上班期間受傷算工傷嗎(在上班時間受傷算不算工傷怎么理賠)
怎么追討加班費(怎么追討加班費)
試用期是否算勞動關系(試用期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單位不和我簽訂勞動合同要補償我嗎?(公司不簽訂勞動合同要怎么補償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