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社會 養老保險 是由政府組織引導,采取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以保障農民年老后基本生活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堅持“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原則;具體而言,一是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規模和待遇標準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適應;二是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三是政府引導和農村居民自愿相結合,引導農村居民普遍參保;四是先行試點,總結經驗,不斷完善,逐步推開,實現可持續發展。 哪些人員可以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本市有 戶籍 的農村居民,可按《試行辦法》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原已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人員,自《試行辦法》施行后,逐步過渡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屬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
法律客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由政府組織引導,采取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以保障農民年老后基本生活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以下農村社保政策相關問題解答:(一)什么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由政府組織引導,采取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以保障農民年老后基本生活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堅持“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原則;具體而言,一是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規模和待遇標準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適應;二是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三是政府引導和農村居民自愿相結合,引導農村居民普遍參保;四是先行試點,總結經驗,不斷完善,逐步推開,實現可持續發展。(三)哪些人員可以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本市有戶籍的農村居民,可按《試行辦法》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原已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人員,自《試行辦法》施行后,逐步過渡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屬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四)參保人按什么標準繳費?繳費標準目前全市統一確定為1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9個檔次,參保人員可根據其本人承受能力選擇一個檔次標準繳費。調整繳費標準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及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情況提出,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執行。(五)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如何組成?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按照統籌層次及管理體制,從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支付終身。(六)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養老金如何計算?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中: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積累額÷139(與現行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基礎養老金標準全市統一,為每人每月100元。(七)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需符合哪些條件?凡按規定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居民,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按月享受養老金待遇:1、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2、《試行辦法》實施時,距離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按年繳費的,或補繳15年養老保險費的。3、《試行辦法》實施時,距離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累計繳費年限不少于15年的。
農村養老新政策:年滿16周歲的可自愿參加新農保、定期交費、農村養老交納標準、農村養老補交政策、領取標準。
1、年滿16周歲的可自愿參加新農保: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新農保。
2、定期交費:在收入比較穩定或比較富裕的地區和人群采用這種方式,如鄉鎮企業可按月、按季交納保費,富裕地區的農民可按半年或按年交納保費,其交費額既可以按收入的比例,也可以按一定的數額交納。
3、農村養老交納標準:5個檔次,各地農村情況不均一,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多繳多得,不再統一規定。
4、農村養老補交政策:年滿四十五周歲的男性和四十周歲的女性,一次性補交最高十年的養老保險;年滿六十周歲的男性和年滿五十五周歲的女性,可以一次性補交十五年的養老保險。
5、部分農村養老金領取標準:年滿60周歲的農民可直接領取養老金,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
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政策社會養老保險新政策
參保人群: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新農保。
參保流程:
1、參保辦理以村(社區、居委)為單位,參保單位辦理登記手續,首次參保時應填寫《參加養老保障(險)單位登記表》;
2、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隨帶戶口簿、身份證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張,到村(含居委、社區,下同)勞動保障管理服務站提出參保申請,由村負責初審參保資格并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公示單》公示一周,無異議的人員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以下簡稱”《登記表》");
3、參保人員若為現已軍人或退伍軍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從軍證明,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役士兵政府補助申請表》,報鎮(街道)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所。
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2023年農村養老金每人上調的規定,是由國務院決定并正式公布的。根據這個規定,2023年開始,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每人每月都將上調。此外,農村社保制度也將逐步完善,實現與城市社保制度的接軌。
自從2023年開始實施上調農村養老金規定以來,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各省市都在積極組織協調,穩妥推行這項政策。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授權公布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農村養老金支付人數已達到2.45億人,實現了全覆蓋。
根據現行的政策,進入2023年以后,全國不少地區都開始調整當地的繳費和補貼標準,比如武漢、成都等幾個城市從2023年開始都紛紛調整了繳費和補貼標準。除此之外,根據現行的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農民,每年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自行調整繳費標準。
上調農村養老金的原因:
1、加強對農村老年人的關注。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入城市打工,農村老年人的生活都變得非常艱難。如果不能增加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將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
2、增強公民的參與感。
農村老年人是我國的重要人口基礎,通過上調養老金,能夠增強老年人對社會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增強社會的凝聚力。
3、利用社保體系優化社會各方資源。
社保制度是國家提供的民生保障,通過上調養老金,可以優化社保體系的結構,實現社會各方資源的優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