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
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方法有:一、應積極及時的學習和了解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及政策,依法維權。二、與用人單位先行協商,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三、通過正規的調解組織進行調解處理。四、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五、向法律維權中心或法律援助中心申請勞動爭議法律援助。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一條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制定本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勞動者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勞動者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勞動權益最好做好以下三點:\x0d\x0a 1、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x0d\x0a 2、勞動者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x0d\x0a 3、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勞動者要及時通過公權力途徑(提起仲裁或是向法院起訴)來解決,切莫沖動意氣用事。\x0d\x0a 特別提示:當遭遇特別復雜情況時,建議到當地工會、婦聯、法律援助中心等機構尋求幫助,或是到律師事務所進行面對面的法律咨詢。
如何有效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勞動者可以通過下列途徑來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
一、依法與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約定清楚相關事項;
二、如果發生爭議的,則及時通過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等方式來維權。
在維權實踐中,協商處理勞動糾紛,是一種雙贏的解決方式,不僅有利于化解矛盾,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而且雙方均能在短期內解決紛爭。尤其對勞動者來說,在許多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并得到實惠。這個協商和解程序雖不是必經程序,但是在實踐中確是一個解決勞動糾紛的好途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相關推薦:
行政制裁分為三類對嗎(行政制裁分為三類對嗎)
勞動仲裁訴訟的程序(勞動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流程)
進行工傷鑒定多長時間(工傷鑒定的最合適時間)
工資拖欠不發怎么辦(公司一直拖欠工資不發怎么辦)
勞動工傷鑒定十級標準(工傷鑒定10級12條標準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