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滿2年和滿5年怎么交稅
稅費在二手房購買環節中,很讓人頭痛的一環。稅費的類別有7種之多,契稅、印花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土地出讓金、綜合地價款,而什么樣的房子該交什么稅更是讓人一頭霧水。“國五條”于2013年2月20日頒發之后,針對不滿五唯一的房子,個人所得稅更是給準備買房的人增加了購房成本。為了解決困惑,下面將對每個稅種和其適用的條件進行詳細的解讀。
計算稅費之前,最好先了解房子的類型。
一、契稅
契稅是以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應繳稅范圍包括:土地使用權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房屋交換等。顯然二手房交易也在此類。
征收對象:所有交易的二手房。
1. 普通住宅
90平米以下首套購房:成交價×1%;
90-140 平米首套購房:成交價×1.5%;
二套及以上購房:成交價×3%;
2. 非普通住宅
成交價×3%;
二、印花稅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征收的一種稅。
征收對象:所有交易的二手房。
目前免征。
三、營業稅
營業稅是對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營業稅的稅率包括了城建稅和教育附加費。
征收對象:所有交易的二手房。
1. 滿5年
普通住宅:免征;
非普通住宅:兩次購房成交價差額×5.5%
2. 不滿5年
普通住宅:成交價×5.5%;
非普通住宅:成交價×5.5%;
四、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2013年2月20日,新“國五條“出臺之后,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辦法引起了人們最大的討論。
唯一住房:免征;
非唯一住房:成交價×1% 或者 兩次購房成交差價×20%;
2. 不滿5年
唯一住房:成交價×1% 或者 兩次購房成交差價×20%;
非唯一住房:成交價×1% 或者 兩次購房成交差價×20%;
那么到底是征收成交價×1%還是兩次購房成交差價×20%,是采取以下兩種方式決定的:
1. 查驗征收:納稅人能夠提供房屋原值等費用發票的,按照兩次購房成交差價×20%征收;
2. 核定征收:納稅人不能提供房屋原值等費用發票的,按照兩次購房成交差價×1%
五、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是指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著物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以轉讓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他收入為計稅依據向國家繳納的一種稅賦,不包括以繼承、贈與方式無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
六、土地出讓金
土地出讓金指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指土地出讓的交易總額),或土地使用期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續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門繳納的續期土地出讓價款,或原通過行政劃撥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和投資,按規定補交的土地出讓價款。
征收對象:二類經濟適用房(康居房、安居房、危改回遷房、合作社集資建設住房、綠化隔離地區)。
成交價 × 3%;
七、綜合地價款
綜合地價款適用于經濟適用房上市交易。經濟適用房5年內轉讓的,需要對審批面積與實際購買方產的差額部分交納綜合地價款; 滿5年的,上市出售時候按照成交價格交納10%的綜合地價款。
征收對象: 經濟適用房
成交價 × 10%
以上就是二手房交易稅費涉及的全部種類,希望上述內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唯一住房房產由來
自2010年9月29日國家房地產二次調控“新國五條”出臺,購房戶們面臨著契稅、個人所得稅等政策的變化,相關問題隨之增多。合肥市財政局在新契稅標準和內容公布后,不斷接到市民咨詢,其中“家庭唯一住房”的認定成為焦點。因為每個人的家庭情況各異,對于唯一住房的界定標準,市財政局專門進行了詳盡的解讀,并委托本報獨家發布自1997年以來合肥市歷次住房契稅政策的調整情況表,以幫助購房戶們更好地理解和對照政策。
“家庭唯一住房”是指家庭成員名下擁有的、非商業性用途的住房,且在一定時間內,家庭內沒有其他自住性質的房產。這個定義旨在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避免因房產過多而增加稅費負擔。在實際操作中,需要關注房產的所有權、使用性質以及家庭成員的房產情況,以判斷是否滿足“唯一住房”的標準。
合肥市歷次住房契稅政策的調整情況表,涵蓋了政策出臺背景、主要調整內容、執行時間等信息。通過對比不同時間點的政策,購房戶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契稅的變動趨勢,以及在不同政策環境下,購房成本的變化。這一信息對于制定購房計劃、合理規劃財務具有重要意義。
在當前的房地產市場中,“家庭唯一住房”的概念對于購房者而言至關重要。它不僅影響到契稅的繳納,還可能影響到個人所得稅、貸款利率等其他政策因素。因此,了解和掌握“家庭唯一住房”的界定標準及合肥市歷次住房契稅政策調整情況,對于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優化購房決策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推薦:
車禍立案程序(車禍刑事案件的處理流程是怎樣的)
立案多久交費(立案后多久交起訴費)
逾期竣工賠償(逾期竣工違約金的法定上限)
立案與舉證期(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離婚房產升值(離婚時房產升值的怎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