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土地,自建廠房,拆遷賠償問題
我是云南的,我們家開了一個竹片加工廠,但是現在政府說要城市規劃,需要征收廠房用地,我是租的土地,自己建的廠房,現在房東找了創為律師談賠償的問題,但是沒有具體講到我們,我想請問,我們能不能得到賠償啊?租賃土地,自建廠房,拆遷賠償問題要看當地的拆遷補償政策,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浦東租地廠房拆遷補償包括什么?
浦東租地 廠房拆遷補償 包括什么 (一) 土地使用權 的區域補償價 占用的土地要按照占用的性質和使用年限等來算出區域補償價,說通俗了就是土地使用權補償。那么土地使用權應該怎么補償呢?有這么幾種情況: 1、 土地承包經營權 。本村村民在本村的土地上承包相關的土地所衍生出來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2、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也就是取得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這可能是通過拍賣、一次性買斷等方式取得的。 3、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劃撥的方式。經過國有 土地出讓 取得的工業用地的資質,或者說通過劃撥取得,這都是納入土地使用權賠償范圍。但是租賃權現在還劃定在債權的范圍內,沒有劃歸物權的形式,所以租賃權是沒有土地使用權補償的。 (二)廠房重置成新價 1、廠房重置成新價就是廠房重置后再建起來需要多少錢,被 拆遷 房屋拆遷時幾成新也有重置成新的問題。實踐中出現的客觀狀態有建筑物、構筑物、設施物,只要滿足正規廠房的固定形態都應該按照房屋來計算。 2、實踐中由于房屋的結構、寬度、高度都不一樣,補償價格也不一樣。有一些廠房使用磚木結構臨時搭建的,可能不滿足四面都有墻的要求,但是用于了正常的生產經營,原則上也應該按照建筑物的房屋重置成新價標準來計算。 3、基本上有一種廠房外在固體屬性,那么就可以按照廠房重置成新價來補償。 (三)一次性停產停業損失費 1、因為拆遷造成企業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費用。一般情況下要滿足有 營業執照 、納稅登記、納稅記錄、實際經營的行為等等這些才能滿足一個正常的企業廠房進行生產經營的條件,這樣才能獲得一次性停產停業損失費。 2、在實踐中有很多企業注冊地址和實際經營地址不一致,這是不行的,注冊地址和實際經營地址是一致的才能滿足合法的經營主體。 (四)停產停業損失補償 1、預期利益損失,一年可產生的預期利潤是一百萬,拆遷造成經營中斷,造成三年的停產停業損失,這樣有可能要賠償三年的損失。 2、 違約的損失,企業和客戶簽訂了一百萬的合同,由于拆遷不能按時供貨,一百萬的違約成本是五萬塊,要補償企業的違約損失。 3、財務成本,向 銀行貸款 一百萬,每年付財務成本利息,現在由于經營斷了,財務成本是累計增加的,所以財務成本也要納入停產停業損失中。 (五)裝修附屬物 對現有建筑的添附是不可能挪動的,是按照重置費來算。實踐中一個水泵、變壓器、機器設備都納入到裝修附屬物范圍內。 (六)機器設備 機器設備分為可移動和不可移動的,不可移動的機器設備跟房屋一樣要有重置成新價,可移動的機器設備補償的是搬遷費。 各地由于經濟情況和政府政策不同,相應的廠房拆遷補償政策有略有不同的,具體的可以到有關部門咨詢,也可以在拆遷前,與拆遷方協商廠房拆遷的相關事宜,特別是租房廠房拆遷的損失補償包括的內容以及金額比例。
請問企業租地建廠拆遷是否賠償?謝謝!!!
我公司2005年與鄉政府簽訂租地合同50年,租地面積54畝,現鄉政府讓搬遷,請問是否賠償?賠償的標準是什么?合同里沒有約定搬遷事項。 企業拆遷如何爭取合法利益?公司拆遷如何爭取合法利益?(以承租企業為例)
路永強律師:18500021021
關于企業拆遷的補償標準請百度搜索《路永強律師: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標準》。在辦案過程中,諸多企業都是承租的土地或廠房,現在我們以承租企業為例,談一下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辦案過程中發現,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在協商補償、訂立補償安置協議的過程中,承租人也沒有權利參與到其中來。這樣一來,一旦面臨拆遷,作為承租人的企業想獲取補償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在現實生活中,因歷史上的改制原因,國有企業改制不徹底、集體企業轉型不成功,企業產權、廠房產權、土地使用權權屬混亂不清等情況,導致企業以承租人的身份從事生產經營的情況非常之多。那么,承租企業面臨拆遷應當如何為自己爭取利益呢?
1、承租企業在拆遷前的準備
許多被拆遷企業、承租企業在面臨拆遷的時候,往往抱有一種“等”、“耗”、“拖”的態度。他們認為,只要我能拖得住撐得久,動遷組終會因為拆遷進度的壓力而接受被拆遷人提出的補償條件。事實上,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想法。
首先,法律上規定了“久拖不搬”的強制手段。《行政強制法》和《條例》確立了行政強拆和司法強拆的兩種救濟手段,面臨被拆遷人、承租人“久拖不搬”的情況,拆遷人有權依照法律程度申請強制拆遷,被拆遷人、拆遷關系人意圖想通過“拖”的方式而阻止拆遷人的拆遷,這是不現實的想法;
其次,在以前的拆遷案例中確實存在因時間拖得過久,拆遷人給予被拆遷人較高補償的情況,但我們不能把給予較高補償的原因簡單歸于“等”、“耗”、“拖”。拆遷是一種依法而為之的法律行為,哪些項目應當補償、哪些情形應當照顧、基于何種標準補償,都是經由法律、法規、地方政策性文件所規范的,所有的拆遷補償都是納入到法律、法規、政策性文件中的,而不是拆遷人自主決定的事情。
再次,抱有“等”、“耗”、“拖”想法的被拆遷人往往把全部精力集中于補償款的安置上,而忽視了補償款分割的法律風險化解。律師在辦案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在補償款談妥之前,被拆遷人、承租人往往站成一線,共進共退,以圖爭取更多的利益。而一旦補償款落實之后,被拆遷人、承租人以及拆遷關系人會因為之前的權屬約定不明而再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為其進行動遷款的分割,拆遷之事本已麻煩甚多,再加上動遷款的分割,更容易出現親朋關系破裂、子女關系緊張的情況。而這一切,其實都可以通過拆遷前的準備,通過約定各方權利的方式,很容易地把拆遷后的法律風險給化解掉。但很多拆遷人、拆遷關系人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徒增許多煩惱和糾紛。
2、承租企業在拆遷前可以做的準備工作有:
(1)深度審查拆遷中的各方權利義務關系,確定因拆遷而發生關系的各方主體
與住宅房屋拆遷相比,非住宅房屋拆遷(企業拆遷)因為土地、房屋的權屬關系復雜,在拆遷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拆遷關系人在里面。如果被拆遷房屋是自有產權辦公用房,并享有完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被拆遷人就是被拆遷房屋的產權人,拆遷關系主體就是拆遷人、被拆遷人。有些房屋是租賃辦公用房,拆遷關系主體則有拆遷人、被拆遷人和承租人三方主體。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集體土地上的私有企業拆遷以及國有改制不徹底的企業拆遷,因原有權屬不明,甚至土地轉讓合同無效等各種在法律規范之外的事實出現,使得各方主體權利義務不清楚,拆遷獲得補償款后往往更容易發生糾紛。由此,律師提示:對于產權歸屬不明確的企業,在拆遷實施后、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前這段時間內,建議咨詢或者聘請律師介入,以合同約定或者其他法定形式把拆遷各方的權利、動遷款分割方案做民事權利的約定,以有效化解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
(2)積極準備對被拆遷房屋的產權關系證明、現有設備清單、勞動合同的備案核查、裝修裝潢費用支出等相關材料證明
有很多當事人并沒有預估到相關材料證明是件很復雜的事情,臨到限期,匆匆估算企業內的設備數目,對因拆遷而引起的設備遷移費、哪些設備遷移動是損害設備價值的沒有進行精細的清點核查,而使被拆遷企業、承租企業在安置補償時相當被動。常言道,破家值萬貫,對企業資產設備的核查應當是一個細致、認真的工作,應當提前介入,為后來的評估做好準備。被拆遷房屋的產權關系證明主要有房產證、土地證或者租賃合同、土地轉讓合同等文件;現有設備清單指企業運營過程中實際使用的設備價格、規格、數量、使用年限、有無抵押等情況的清單。
勞動合同的備案核查是指企業與本企業實際用工之間訂立的勞動合同,以證明本企業內共有多少在職員工,勞動期限如何等。如有事實勞動情形的,建議應盡快補充勞動合同,以證明雙方的勞動關系。另外,社會保險繳納情況、工資單等實際證明企業員工報酬情況的材料證明也應一并整理并列清單。裝修裝潢費用的支出也應當有相應的發票證據予以證明,如果協商確定裝修裝潢費用的補償,可依照裝修裝潢費用的原始支出、使用年限、現在狀況等參數進行協商;如果依照評估確定裝修裝潢費用的補償,也應提交相應數據及證明材料,以便對裝修裝潢費用進行合理的評估。
(3)聘請律師介入,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制定拆遷策略
拆遷涉及范圍廣、補償標準各有差異,而且拆遷人在拆遷中往往有著更優勢的地位,使得很多被拆遷人、拆遷關系人 “怕”拆遷。“怕”的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拆遷跨度時間長,繁瑣事情多,很多企業初次接觸拆遷,對此束手無策;二是缺乏相關的拆遷法律知識,在與拆遷人交涉的過程中怕吃虧。鑒于拆遷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對于法律關系復雜的拆遷聘請拆遷律師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3、拆遷實施中,拆遷人應對承租企業補償的項目
如前所述,在法律實踐中,企業拆遷補償主要分為四部分:一是拆遷資產補償,包括無法搬遷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著物,以及確因搬遷而發生損失的機器設備而生的補償;二停產停業損失。三是拆遷費用補償,包括搬遷前期費用和搬遷過程中發生的停工費用、機器設備調試修復費用以及物資的拆卸、包裝和運輸、解聘員工補償費等費用。四是基于拆遷政策發生的獎勵費用,包括速遷費、拆遷獎勵費等。
四、關于非承租企業的拆遷補償問題。
關于非承租企業的拆遷補償問題除上述應當補償的費用之外,至少還應當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補償:
1、廠房及其他不動產的征收補償。該部分補償標準一般由省、市政府制定,或者按照重置成新價,由被拆遷人指定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2、土地使用權收回的補償費用。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的相關規定,滿足特定條件,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但在辦案實踐中,所謂的“適當”很難界定,各地相差懸殊,需要律師在辦案過程中,根據具體案件的不同情況,制定解決方案。
3、關于劃撥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是否給予補償問題,理論界意見不一,筆者認為,應當給予補償,并且給予的補償不應少于出讓的土地。
五、關于集體土地企業拆遷相關法律問題
集體土地上企業拆遷的,除土地相關補償費用外的其他方面補償費用參照上面所述。
土地方面補償費根據下面規定處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這里需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征收土地的補償是根據土地的用途補償的,標準全國每個地方不盡相同,具體標準由省政府制定區片綜合價。第二,要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證明,如跟集體組織簽訂的租賃合同等。
總之,企業拆遷對于企業主來說是一件大事,企業拆遷補償是否如意直接關系到企業主今后的事業安排,甚至直接影響到企業主的生活。企業拆遷維權需采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切不可走彎路,時間勝于一切。另外,企業拆遷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邊緣法律業務,很多辦案經驗需通過實際操作才能獲取,路永強律師帶領的全國首席拆遷律師團隊,多年從事企業拆遷、門面房拆遷等等法律服務,總結了一系列專門針對企業拆遷補償問題的精準的、高效的解決方案。歡迎來電咨詢。
租賃的土地遇到國家征收怎么賠償
租賃的土地遇到國家征收可按承租合同的約定給予賠償。
承租的土地在承租期限內被征收的,按承租合同的約定給予補償。承租人可以獲利青苗補助、地上附著物賠償等的補償;租地建廠房被征收的賠償包括替代土地的租金價差損失、經營損失、停業停產損失、地上物即房屋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損失、搬遷費用、解聘員工的安置補償費用等。
征地補償有三大塊:
1、土地補償費;
2、安置補助費;
3、青苗補償費。
拆遷和征收的區別為:
1、主體不同:征收是以政府為主體,而拆遷一般是開發商征用的;
2、目的不同:征收是為了公共的利益,而拆遷為是為了市場利益;
3、決定方不同:征收的時候需要聽取大家的意見,而拆遷是政府單方決定;
4、補償順序不同:征收是先補償,而拆遷是先拆遷后補償。
綜上所述,土地補償費是給村集體,安置補償費是給有承包權的人,也就是出租人,青苗補償費是給承租人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百零七條
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無法確第七百零七條 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無法確定租賃期限的,視為不定期租賃。定租賃期限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第七百一十條
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根據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耗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百一十五條
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請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
相關推薦:
婚前房產如何過戶(夫妻婚前房產如何過戶)
哪些行政機關強制執行(哪些行政機關具有強制執行權)
隱瞞離婚賣房(離婚期間一方私自賣房有效嗎)
鄰居違建賠償(鄰居違建 打官司能賠償多少錢)
離婚房屋轉讓(離婚后房地產如何轉讓給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