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泄露賠償標準
法律分析:經營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應當給予消費者經濟賠償。賠償的額度為非法提供個人信息獲取的收益消費者造成的實際損失大于經營者獲取的收益的,賠償的額度為消費者的實際損失營者獲取的收益、消費者的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賠償的額度不低于500元。造成消費者嚴重精神損害的,應當給予不低于3000元的精神損害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條 理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并符合下列條件:
(一)征得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公開處理信息的規則;
(三)明示處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
(四)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
個人信息的處理包括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
泄露公司客戶信息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泄密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賠償責任、刑事責任以及行政責任。
通常員工泄露商業秘密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公司在發現員工泄密后可以與其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起訴。泄露客戶信息一般需要承擔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還會承擔刑事責任。這一行為屬于民法典當中“隱私”相關的內容,在第一千零三十二條、第一千零三十四條和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條都有所規定。
員工泄密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一般來說,泄露商業秘密給權利造成損失的,侵權人要承擔賠償責任。
2、刑事責任。如果泄露商業秘密造成權利人損失較重的,根據具體情況,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了。按照法律上的規定,將要承擔以下的刑事責任:
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將要受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還要處罰金或者單獨處罰金;給權利人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就可能要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且判處罰金。
明明就知道或者應該是知道上面行為,還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將會被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論處。
3、行政責任。泄露商業秘密的,權利人可以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接下來有關部門就會根據泄露秘密的情形,對侵權人做罰款等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條
【侵犯商業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泄露個人信息罪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網絡服務提供者如果未能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導致用戶個人信息泄露,且后果嚴重,將依據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以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定罪處罰。此罪行要求提供者在監管部門發出整改通知后仍不采取改正措施。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現稱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指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單位在履行職責或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并將其出售或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者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時處以罰金的處罰。該罪行強調通過竊取或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的行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的處罰標準如下:提供者未能履行法定義務,監管部門發出整改通知后仍不采取改正措施,可能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的處罰。單位犯此罪的,對單位進行罰金處罰,并對直接負責人員和其他責任人依照上述規定處罰。如果同時構成其他犯罪,則按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相關推薦:
行政拘留需要做筆錄嗎(派出所拘留人的流程)
行政拘留能探視正常嗎(行政拘留5天可以探視嗎)
失蹤報警立案(失蹤多久可立案)
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多少(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計算)
圓通丟件賠償(圓通快遞丟件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