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案件人被拘留37天,請問是什么征兆?
可能公安機關已經向檢察院報逮捕了,如剛過37天那可能是檢察院還在審查是否需要逮捕,如已經過了檢察院審查的7天,近親屬可以主動向公安機關和檢察院詢問,如檢察院不批捕公安機關需要繼續偵查的可以申請變更羈押措施(變更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
《刑事訴訟法》規定:
第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你好,根據我國刑訴法規定,一般情形下,拘留為3天,審查批捕是7天,合計10天,特殊情形下14天,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最多37天,超出法定羈押期限,可以去申訴或控告,或者走行政訴訟控告公安違法行為并要求國家賠償
案件比較復雜,證據不足。
最長時間37天~37天再不放人那就不好說了~案子小的或者第一次犯罪的應該沒什么大問題
刑事拘留37天以后會是什么法律程序
刑事拘留37日內批捕,偵查終結后移送檢察部門審查起訴,最后由法院判決定罪量刑。
如果已被刑事拘留,根據2013年修改的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宣判前只有律師、辯護人才能去看守所會見犯罪嫌疑人,其他任何家屬都無權見人。這時,家屬可以考慮及早委托律師到看守所會見犯罪嫌疑人認真了解整個案件的具體經過以及防止其被刑訊逼供。律師會見后對犯罪情節做出判斷并及時為其提供法律幫助、申請取保候審。在審查起訴階段、法院起訴階段,辯護律師可以去檢察院、法院閱卷,調取偵查機關所指控的本犯罪嫌疑人及其他同案犯的口供、書證、物證、鑒定結論等相關證據,做深入研究后擬定好辯護方案,開庭的時候確定好為被告做無罪、罪輕、減輕、免除刑罰或者緩刑的辯護,維護被告的最大利益。
刑事拘留37天怎么算
刑事拘留最長期限37天如何計算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刑事拘留,從犯罪嫌疑人被拘留開始計算:
一、一般情況下應當在3日內提請檢查院批捕,檢查院應在7日內作出是否批捕的決定。
計算公式:1~3+7=8~10天
二、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1至4日,檢查院應在7日內作出是否批捕的決定。
計算公式:3+(1~4)+7=11-14日
三、對于流竄作案(指跨市、縣范圍連續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縣繼續作案)、多次作案(3次以上)、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2人以上),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檢查院應在7日內作出是否批捕的決定。
計算公式:30+7=37日
總的計算公式:x(1~30日)+7日(檢查院批捕的時間)=8~37日
刑事訴訟中的拘留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在偵查過程中,遇到法定的緊急情況時,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
對于公安機關依法決定和執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別規定的公安機關提請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時間和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的總和。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10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不需要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綜上所述,一般情況下,刑事訴訟拘留的期限最長為14日。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
根據公安部《規定》第110條規定,流竄作案,是指跨市、縣范圍連續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縣繼續作案;多次作案,是指3次以上作案;結伙作案,是指2人以上共同作案。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拘留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要求解除拘留。經審查情況屬實的,應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拘留。經審查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應當書面答復申請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也就說,一般情況下,刑事拘留不超過14天。 同時,《刑事訴訟法》還規定: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即在特殊情況下,刑事拘留期限可以延長到37天。
相關推薦:
車禍刑事責任逃逸(車禍肇事逃逸要如何處理)
刑事訴訟控辨雙方(控方和辯方是什么意思)
對生效刑事判決書(對已經生效的刑事判決書不服怎么辦)
刑事立案詢問時間(刑事立案之后多久可以傳喚人)
刑事拘留決定期限(我國刑事拘留期限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