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欺詐消費者補償和賠償的能同時
懲罰性賠償是與補償性賠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補償性賠償以彌補當事人遭受的損失為限,而懲罰性賠償是指當事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實施某種行為時,為對行為人實施懲戒并有效制止侵權行為的再次發生,法院在判令支付補償性賠償的同時,還可判令行為人支付受害人高于實際損失的賠償金。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賠償與補償的法律區別
賠償與補償的法律區別補償與賠償一般不會同時存在。兩者的性質不同。補償帶有補償性,賠償帶有懲罰性;兩者有無過錯責任不同。補償是無過錯形態下,由于公平原則而來的;賠償是由于存在過錯帶來的結果;發生的基礎不同。補償是需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才會發生,賠償是當事人故意為之的行為帶來的后果。
【法律分析】
補償帶有補償性,賠償帶有懲罰性。所以如獲得補償,其價值一定是比相應的標的的賠償金額要少。懲罰性是要對行為人的行為做出一定的懲處,補償只是對行為人給對方造成的損失進行彌補,是不帶有懲罰性的。補償是無過錯形態下由于公平原則而來的。按照公平原則,還是要適當補償的。賠償就涉及過錯了,侵權,違約等就是賠償了。發生的基礎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引起。國家補償則由國家的合法行為引起。性質不同:國家賠償是國家對其違法行為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意在恢復到合法行為所應有的狀態。國家補償是一種例外責任,意在為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別損失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供補救,以體現公平負擔的精神。承擔責任的方式不同:國家賠償責任以金錢賠償為原則,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等方式為輔。國家補償責任多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承擔責任的時間不同:國家賠償以損害的實際發生為條件。國家補償既可以在損害發生前,也可以在損害發生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六條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法律上補償和賠償區別是什么
一、法律上補償和賠償區別是什么
1、法律上補償和賠償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補償帶有補充性,賠償帶有懲罰性;
(2)原則不同,補償是無過錯形態下出于公平原則進行的,賠償涉及到過錯責任;
(3)定義不同,補償多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賠償以金錢賠償為主,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為輔。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
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采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范圍內采取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合理措施;但是,應當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什么情況下要國家賠償
1、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相關推薦:
補償性賠償的定義(什么是補償性賠償)
殺人分尸怎么賠償(艾建國案件)
搶奪槍支未遂(警察配槍被搶有處罰嗎)
銷售偽劣產品罪判決(銷售偽劣產品罪怎么判罰)
車輛剮蹭賠償訴訟(車輛刮擦事故未獲賠償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