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說交罰金就不坐牢
法律分析:罰金是不退還的,部分犯罪行為被判罪之后是要附加判處一定財產刑的,比如罰金。就比如先讓你繳納5萬元罰金,之后判決判處繳納7萬元罰金,那么補繳2萬元就可以了,之后判處繳納5萬元罰金,那么就不用繳納了,基本上不會出現讓你繳納了其后判處的比你繳納的還少一些的罰金的情況。根據量刑規范化的規定,積極繳納罰金是考慮量刑依據之一,積極繳納罰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減輕一定比例量刑的,所以建議積極繳納罰金,是法院考量犯罪嫌疑人認罪態度的重要依據之一。至于能不能判處緩刑,那要綜合各種情況判處三年以下才有可能判處緩刑。在上訴期內(也就是一審判決未生效期間內)上訴,如果二審法院改判,那么按照二審法院判決(為終審判決)的內容來承擔法律責任,比如如果一審判處了5萬元罰金,二審判處了3萬元,那么是要退還2萬元的。不是繳納了罰金就一定能放人出來,還是看一定情況,如果檢察院在審查起訴的過程中認為可能判處緩刑,可能會取保候審,那么就放出來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條 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性質和輕重,如果積極配合公安部門調查案件及繳納罰金,可根據犯罪嫌疑人的表現情況,確保其緩刑不會在危害社會,可以宣布緩刑。對于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情節惡劣,對公共社會造成較大的不良反應或重大損失的,犯罪嫌疑人就算積極繳納罰金,積極配合公安部門調查案件,依然不允許判處緩刑,以保證社會及公民安全。
無力退贓坐牢后會被追繳嗎
一、無力退贓坐牢后會被追繳嗎
1、無力退贓坐牢后會被追繳,但會保留基本生活需要。罰金是強制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作為一種財產刑,是以剝奪犯罪人金錢為內容的,這是罰金與其他刑罰方法顯著區別之所在。追繳未退繳的贓款要是在偵查階段,由偵查機關執行,審判階段,由人民法院執行。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十三條
【罰金的繳納】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二、追繳和收繳的區別是什么
1、對象不同,追繳是指違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財物,即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人因實施了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而獲得贓款、贓物和非法利,收繳指違反治安管理的非法財物,包括違禁品、賭具、賭資、吸毒、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違反治安管理的本人所有的工具;
2、處理基本一致,追繳和收繳的財物中,屬于被害人或者是善意的第三人的合法財物,應當及時返還,沒有被侵害人的,登記造冊,按規定上繳國庫;
3、依據不同。
服刑人員罰金交不起,出獄后還交嗎
出獄后罰金還需要交。在刑事處罰中,罰金屬于附加刑,是必須執行的。沒有繳納的,司法機關隨時可以強制執行。
【法律分析】
出獄后應當要繳納罰金,罰金是指強制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罰金作為一種財產刑,是以剝奪犯罪人金錢為內容的,這是罰金與其他刑罰方法顯著區別之所在。被判刑并處罰金,如果罰金不交,服刑期滿后是仍可以出獄的。犯罪被判刑坐牢的,那么在刑滿出獄后還是要對于之前的罰金進行補交的,并不會因為自己坐牢就可以免于金額處罰了,出獄后不交的話可能還會被強制執行,采取查封財物、拘留等強制執行手段。但確實無力交的,要根據案件有所證明,需要提交可證明遭到不能抗拒的災禍繳納確實有困難,如火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或者犯罪分子及其家屬重病、傷殘等材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十三條 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相關推薦:
取保侯審刑事處罰(取保候審算不算受過刑事處罰)
刑事拘留幾天可逮(刑事拘留后多少天批捕)
工廠死亡刑事責任(工廠出現死亡事故怎么辦)
免于刑事處罰輕嗎(免刑事處罰屬于輕罰嗎)
偷車負刑事責任嗎(偷車怎么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