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者最本質的區別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圍內判處刑罰。
1、從輕處罰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從輕處罰不是指在法定刑主“中間線”以下處罰,也不指判處法定最低刑。從輕處罰相對于既沒有從重處罰也沒有從輕處罰情節的一般情況下所應判處的刑罰而言,要判處得輕一些。
2、減輕處罰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下判處刑罰。這里的“以下”不包括本數,例如,對詐騙罪的“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判三年,屬于從輕處罰,而非減輕處罰。
綜上,從輕處罰是在法定刑范圍內,減輕處罰是低于法定刑,從輕處罰的力度小于減輕處罰。
拓展資料:
從輕處罰簡稱從輕,是在法定刑范圍內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種較輕或刑期較短的刑罰。有法定從輕和酌定從輕兩種,亦可分為一般從輕和特別從輕。一般從輕適用于所有犯罪,特別從輕由刑法特別規定,只適用于特定犯罪。
減輕處罰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適用刑罰,只限于主刑。有一般減輕與特別減輕之分,前者適用于一切犯罪,后者由刑法特別規定并只適用于特定犯罪。中國刑法沒有特別減輕的規定。對于不具有法定減輕情節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酌定對其減輕處罰。
從輕處罰_鏈接_百度百科
減輕處罰_鏈接_百度百科
一、應當從輕、減輕處罰的情形:
已滿十四周歲且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和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而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其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對于中止犯且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而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可從輕、減輕處罰的情形: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而故意犯罪的,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于預備犯,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對于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免除處罰;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且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從輕處罰;因犯罪分子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減輕處罰;有立功表現的犯罪分子,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犯罪分子,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是做出違反法律的應受刑法處罰的行為。
犯罪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是指犯罪對國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犯罪的本質特征在于它對國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
如果某種行為根本不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刑法就沒有必要把它規定為犯罪;某種行為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認為是犯罪。由此可見,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是質和量的統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