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刑法論的詳細內容分為上編刑法總論編和下編罪刑各論編兩部分。
上編以刑法的基本理論為核心,首先闡述了刑法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和刑法的概念,強調了刑法的目的和任務。接著,探討了刑法的基本原則,包括概述和具體分類。緊接著,詳細解析了刑法的適用范圍,包括空間和時間范圍,以及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構成、犯罪形態的區分等。
犯罪構成章節深入分析了犯罪構成的各個方面,如犯罪客體、客觀方面、主體和主觀方面,以及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狀態。排除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部分,講解了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共同犯罪章節則討論了共同犯罪的構成要素和刑事責任。
下編則涵蓋了罪刑各論,如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等各類犯罪的定義、特征和相關罪名,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最后,附錄中列出了相關法律文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其修正案,為理解刑法提供了法律依據。
本書由北京大學法律系刑法教研室的教授、副教授及青年教師等集體編寫而成。它結合我國刑法的特點,闡述了我國刑法的基本原理和具體的犯罪構成形式,并對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書理論聯系實際,既注重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又注重探討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本書既研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又研究了刑法頒布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若干補充規定和決定。通過這些研究,使本書在內容上和結構上更加完善,有助于讀者更好地學習和掌握。
一、刑法總則
1. 什么樣的行為被認為是犯罪?
2. 即使沒有產生危害結果,危害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3. 揚言殺人是否構成犯罪?
4. 見死不救是否構成犯罪?
5. 非故意的危害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6. 壓死人后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7. 小孩犯法是否需要坐牢?
8. 精神病人是否可以不負刑事責任?
9. 酒后失德是否需要負刑事責任?
10. 先下手為強是否是正當防衛?
11. 假想防衛是否是正當防衛?
12. 故意激怒他人后防衛是否正當?
13. 正當防衛是否有限度?
14. 撞壞別人房屋為何不需要承擔責任?
15. 為犯罪做準備是否構成犯罪?
16. 對盜竊不成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17. 殺人后主動救人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18. 偷東西后主動還回去的行為是否是犯罪中止?
19. 沒有進屋行竊是否構成盜竊罪?
20. 沒有實施強奸行為是否構成強奸罪?
21. 被迫參加犯罪活動是否是犯罪?
22. 教唆他人犯罪是否是犯罪?
23. 對教唆不成的教唆人應如何處理?
24. 刑罰的種類有哪些?
25. 為什么“罪該處死”不判死刑?
26. 刑滿釋放后再次犯罪會有何后果?
27. 主動交代余罪是否是自首?
28. 犯罪分子立功是否能得到從寬處理?
29. 一個行為觸犯數個罪名如何定罪?
30. 一個人犯數個罪怎么處罰?
31. 承擔刑事責任是否還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32. 被判有期徒刑的人為何可以不坐牢?
33. 被判無期徒刑的人為什么會被放出來?
34. 犯罪后出去躲一段時間是否沒事?
二、刑法分則
37. 燒自己家的房子是否構成犯罪?
38. 殺人犯是否構成爆炸罪?
39. 什么樣的行為會構成破壞交通工具罪?
40. 偷高壓線的處罰為何如此不同?
41. 恐怖組織的定義是什么?
42. 帶危險物品乘車是否是犯罪?
43. 借槍給別人應如何處理?
44. 開車撞了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
45. 對逃跑的交通肇事者應如何處理?
46. 違章作業是否構成犯罪?
47. 生產銷售偽劣種子應如何處理?
48. 使用假幣是否構成犯罪?
49. 洗錢罪的定義是什么?
50. 信用卡透支是否構成犯罪?
51. 不交稅是否構成犯罪?
52. 什么是走私?
53. 買賣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是什么罪?
54. 騙取保險金的行為是什么罪?
55. 對強買強賣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56. 倒賣車票是否構成犯罪?
57. 大義滅親是否構成犯罪?
58. 為人實施安樂死是否構成犯罪?
59. 對相約自殺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60. “罵死人”是否構成犯罪?
61. 女人為何成為強奸犯?
62. 女方完全自愿是否構成強奸?
63. 扣人是否合法?
64. 報假案是否構成犯罪?
65. 花錢買媳婦有什么不對?
66. 自己的老婆是否可以隨便打?
67. 撿了東西不還是否構成犯罪?
68. 盜竊罪是否不判死刑?
69. 小偷是否成為搶劫犯?
70. 哄搶他人財物構成什么罪?
71. 如何區分盜竊犯和詐騙犯?
72. 搶劫與敲詐勒索有什么不同?
73. 毀壞他人財物構成什么罪?
74. 如何確定盜竊的金額?
75. 駕車搶奪構成搶奪罪還是搶劫罪?
76. 拔他人的莊稼是否構成犯罪?
77. 賭博是否構成犯罪?
78. 傳授犯罪方法罪的定義是什么?
79. 打群架是否構成犯罪?
80. 服刑期間逃離監區構成什么罪?
81. 盜掘古墓應如何處罰?
82. 非法開礦是否構成犯罪?
83. 為何賣淫女被判刑?
84. 為他人保管毒品是否構成犯罪?
85. 對非法種大煙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86. “拉皮條”是否構成犯罪?
87. 村干部可能構成貪污罪嗎?
88. 農民是否構成賄賂犯罪?
89. 冒充軍人行騙構成什么罪?
90. 為部隊送不合格兵員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91. 作偽證是否構成犯罪?
92. 妨害公務罪的定義是什么?
93. 偷個兒子續香火是否構成犯罪?
94. 拒不贍養老人是否僅僅是道德問題?
95. 購買贓物是否構成犯罪?
96. 為何信奉“黃金棍下出孝子”構成犯罪?
97. 自己收藏的文物是否能賣給外國人?
98. 強迫他人賣血是否構成犯罪?
99. 對沒離婚又結婚的行為如何處理?
100. 邀約他人到家中看黃色錄像是犯罪嗎?
本書以我國現行刑法為基礎,從《刑法》452個條款和400多個罪名中,結合當前農村以及農民的具體情況,配合最新的司法解釋,精心選擇出重要條款和重點罪名,通過100個與農民息息相關的生動的案例,以案說法,試圖用最簡潔的語言以及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農民朋友介紹什么是犯罪?什么樣的行為會構成什么樣的犯罪?犯了不同的罪會受到怎樣不同的刑罰處罰?哪些是量刑必須要考慮的因素等等。幫助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既有針對性又較為全面地了解我國現行刑法的相關規定,做一個新時代具有法律知識的新農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