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告詐騙罪如何退款?
可以在偵查階段由家屬代為退贓;在進行退贓時可以直接把錢交由承辦案件的公安機關,再由公安機關把退贓的錢返還給受害方,只要主動的退贓,主動的交待犯罪的事情,那么是有從輕或減輕刑事責任的可能性。
一、如果被告詐騙罪如何退款
犯罪嫌疑人在拘留期間退還贓款的程序沒有具體規定。如果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想要退贓的,可以由其家屬代為退贓。在具體退款時,可由家屬將贓款直接交給承辦案件的公安機關,再由公安機關將贓款發還。
《刑法》
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一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一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2、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
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3、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
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
4、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在不同的犯罪情節下,對詐騙罪的犯罪分子處罰不同,也就意味著犯罪分子具體的坐牢時間不同。最高的時候是無期徒刑。
詐騙他人的錢財如果選擇主動的退贓,那么是可以直接由親屬處理,只要把詐騙的錢如數的返還,那么就可以減輕當事人的罪行,但具體的退款流程在法律中是沒有規定,只要退還給受害方,那么是可以獲得原諒的,所以,有錯就認錯就可以保障到自己的權益。
詐騙犯罪人的錢應該誰還
詐騙罪判刑后是由犯罪人來還錢。
行為人在承擔刑事責任后還需要承擔民事責任。法定刑事責任有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法定其他量刑情節。如果是詐騙犯罪的受害者,犯罪人拿走了自己的錢財,一般來說,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式追回損失:
1、刑事追償:通過刑事訴訟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定罪后,法院可以判決其返還您被詐騙的款項。這是一種通過刑事程序追回損失的方式。然而,要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可能無力或不愿意償還,因此不能保證完全追回損失;
2、民事訴訟:您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程序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犯罪嫌疑人進行賠償。在民事訴訟中,您需要提供證據證明被詐騙的事實以及損失的金額,并請求法院判決犯罪嫌疑人賠償您的損失。如果法院判決犯罪嫌疑人進行賠償,您有可能追回一部分或全部被詐騙的款項。
詐騙犯罪的審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立案:當警方或相關機關接到詐騙報案時,會立案調查。他們會收集受害人的證詞、取證相關物證等,并進行初步調查;
2、偵查階段:在偵查階段,警方或相關機關會進行更深入的調查,收集更多的證據,包括取證、調查涉案人員、追蹤資金流向、查封勘驗等工作;
3、提起公訴:偵查階段結束后,檢察機關會對案件進行審查,并決定是否提起公訴。如果認定有罪嫌疑,檢察機關會向法院提起公訴;
4、開庭審理:一旦案件被法院受理,將會進行開庭審理。在開庭審理中,原告、被告及其辯護律師將提出證據、陳述意見,并進行質證和辯論。法庭會根據法律規定和證據的充分性進行判斷;
5、判決:經過開庭審理后,法院將會進行判決。根據證據和法律規定,法院會對被告是否犯有詐騙罪進行裁決,并根據情節和相關法律規定,作出相應的判決。
綜上所述,追回被詐騙的款項并不總是容易的,并且結果取決于犯罪嫌疑人的財務狀況和其他因素。在進行刑事追償或民事訴訟前,應咨詢當地的律師,以了解相關法律程序和您的追償可能性。此外,一些地區設立了專門的賠償基金,用于幫助詐騙犯罪受害者獲得補償。您可以咨詢當地的法律機構或律師,了解是否有相關的賠償機制可供申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被騙了錢能追回來的概率有多少
1. 法律分析:一旦遭受經濟損失,迅速報警是關鍵步驟。研究表明,及時報警的案件中,大約有較高的比例能夠成功追回被騙的資金。如果犯罪行為被警方及時破獲,受害者的財產通常也能得到返還。相反,選擇不報警將幾乎不可能追回損失,概率幾乎為零。
2. 權利維護:遭遇詐騙后,無論最終能否追回損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第一步都是立即向警方報案。受害者應盡可能提供案件相關線索,這有助于警方加快偵破案件,從而提高追回被騙財物的可能性。
3.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的,根據詐騙金額的大小,可能面臨不同的刑事處罰。具體而言,詐騙金額較大的,將被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能被處以罰金;若詐騙金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將面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能被處以罰金;若詐騙金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將可能被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并可能被處以罰金或財產沒收。其他相關法律規定,將依照具體情況執行。
相關推薦:
免予刑事處罰流程(刑事拘留無罪釋放流程)
刑法相對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定的相對刑事責任年齡)
刑事拘留能延期嗎(刑事拘留可否延期)
酒駕有刑事責任么(酒駕是否涉及刑事責任)
警察怎么刑事調查(警察調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