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意見復議申請如何提出?
司法鑒定意見復議申請應當是向*提出重新鑒定。實際上根據我們國家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當中明確的規定,偵查機關將用戶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如果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請的話,是可以要求重新鑒定補充鑒定。
一、司法鑒定意見復議申請如何提出?
司法鑒定意見復議申請應當是向*提出重新鑒定。申請重新鑒定的條件就是《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另外,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的以及對省級*指定的醫院作出的鑒定結論,經質證后,認為有疑問,不能作為定案根據的,可以另行聘請省級*指定的其他醫院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二、司法鑒定提出復議后做鑒定的時間*是什么?
對輕傷鑒定結論不服,申請重新鑒定的,接受重新鑒定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一般應當高于原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一般來說,重新做鑒定的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
鑒定結論作出時間的法律規定與首次鑒定無異,按《司法鑒定程序規則》第二十六條規定,應當在與委托人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委托事項的鑒定。鑒定事項涉及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或者檢驗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本機構負責人批準,完成鑒定的時間可以延長,延長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
在復議期間可以取消,實際上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如果是刑事案件可以直接知道辦案人員協商;如果是民事的價值等鑒定的話,超過了復議期間可能再要求取消就來不及了,但是還是建議及時溝通。關于鑒定次數問題,一般時候兩級,縣級和省級,第一次鑒定一般是縣里,重新鑒定的話會要求高一級的一般是省級的部門進行鑒定,所以不是次數的問題而是權威性的問題。
在當代的社會,不管是民事活動和刑事活動過程當中,如果涉及到司法鑒定,并且司法鑒定機關已經出具了具體的司法鑒定結論,但是當事人對此不滿意的話,可以要求重新鑒定,如果重新鑒定的意見被駁回的話,雙方當事人都是可以復議一次的。
邊走邊想作者介紹
李永君,政府作家,著作頗豐。除了《稅收犯罪認定處理實務》、《稅收違法與稅收犯罪通論》、《檢察機關辦公室工作實務》、《法里法外》等個人專著,還參與了《刑法學案例評析》、《中國懲治經濟犯罪全書》、《刑法新罪平釋全書》、《當前經濟領域違法違紀界限與認定處理實務全書》、《中國與歐盟刑事司法制度比較研究》等著作的編寫。
在法學領域,李永君在《法制日報》、《人民檢察》、《法學論壇》、《河北法學》等報刊發表了40多篇法學論文;在《人民日報》、《檢察日報》、《雜文報》、《長城》、《當代人》、《河北法制報》等報刊上,則發表了50多篇散文、雜文、隨筆等。在政治理論方面,他在《社會科學論壇》、《河北日報》、《共產黨員》等報刊上發表了10余篇文章。
李永君的作品多次獲獎,影響力廣泛。他還在“正義網”、“天涯法網”等著名法律網站上開設專欄,發表了50余篇法制言論,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擴展資料
本書是李永君的第一本文學作品集,本書所收作品的最終特點,集中于 “走”和“想”上,通過游歷和考察,對一些問題進行思考和覺悟。也可以說,一面進行物質世界的行走,一面進行精神世界的行走。無論是面對山川形勝,還是面對生活細微,都有一股真情實感在。作為一個讀書人,他用眼睛帶著頭腦行走——去發現,用思想帶著眼睛生活——去印證。這就使他的 “走”具備了人生況味。 無論社會如何進步,對個人的生活而言,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生活中失意和得意幾乎一樣多,最重要的是做到失意坦然,得意淡然。
犯罪的密碼:科學探案紀實前言
從野蠻到文明,從愚昧到科學,刑事司法活動經歷了查明案件事實方法的歷史發展趨勢。野蠻的刑訊方法是司法愚昧的產物,而司法文明則是推動偵查方法科學化的重要力量。科學化刑事司法的基礎是人類社會中科學技術的發展,然而,沒有司法文明的推動,科學技術向刑事司法的轉化往往是隨機和緩慢的。在現代,人類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但野蠻的查證方法依然存在于很多國家的刑事司法過程中。人是刑事司法科學化進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他們需要發明、創造并運用科學技術。
在科學技術不太發達的時期,人類社會的司法人員就已嘗試運用科學方法查明案件事實。宋慈和歇洛克·福爾摩斯是兩位代表性的人物。福爾摩斯雖非真實存在,但他的探案方法反映了當時刑事司法實踐。柯南·道爾在創作福爾摩斯故事時廣泛借鑒了當時的科研成果和破案手段,包括法醫檢驗、筆跡鑒定、足跡檢驗、毒物分析、微量物證識別等。除了超人的邏輯推理能力,科學知識的運用是福爾摩斯探案的主要特點。柯南·道爾的豐富知識、醫學背景和偵探經驗使他成為實際的“福爾摩斯”。
阿爾弗雷德·劉易斯的著作《物證從不說謊——一位當代福爾摩斯的案例》揭示了法庭科學家赫伯特·麥克唐奈的故事。麥克唐奈最初是玻璃廠的化學家,對法庭科學充滿興趣,開始為當地執法機關提供咨詢和鑒定服務。他后來辭去工作,專門從事法庭科學研究和鑒定,成為美國著名的法庭科學專家。麥克唐奈的化學知識與法庭科學的結合使他在指紋檢驗技術上做出了杰出貢獻,發明了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的顯現潛在手印的磁性粉末刷。
盡管與麥克唐奈先生未能實現面對面的交流,但通過翻譯他的著作并邀請他來中國講學的愿望未能實現,成為作者心中的遺憾。同樣,李昌鈺博士的故事同樣精彩。李昌鈺出生于中國,后移居臺灣并獲得教育和工作機會,最終在美國成為一名法庭科學家,他的博學、勤奮、精明和幽默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李昌鈺在多起著名案件中擔任法庭科學專家,在法庭上的表現使其成為美國的“明星人物”。目前,李昌鈺已退休,但依然活躍在法庭科學的教學、科研和鑒定領域。李昌鈺的故事通過《犯罪鑒識大師李昌鈺》一書被廣泛傳播。
在本次個人文集中,作者從麥克唐奈和李昌鈺的著作中精選了一些精彩案例,對文字進行修改后,編成本書,旨在為從事刑事司法工作或對刑事司法制度和偵查破案感興趣的讀者提供真實的案例故事。這些案例不僅情節曲折、引人入勝,而且匯集了豐富的知識,令人深思。作者作為法學教授和偵探小說作家,認為這本書不僅不是教材,卻勝似教材;不是小說,卻勝似小說。
相關推薦:
刑事拘留時的規定(我國刑事拘留期限規定)
刑事附民事的類型(什么樣的刑事案件能附帶民事訴訟)
當代刑事司法論壇(刑事和解基本簡介)
刑事立案會抓人嗎(刑事案件一旦立案就要抓人嗎)
刑事申訴撤訴程序(刑事案件可以進行撤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