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指的是犯罪分子因實施犯罪行為而應當承擔按刑事法律規(guī)定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刑事責任。犯罪人負刑事責任則意味著應該受到相應的刑罰處罰。刑事責任的具體表現(xiàn)為犯罪分子有義務接受司法機關,比如公安、檢察院、法院的審訊和刑罰處罰。根據中國刑法的規(guī)定:故意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一、不承擔刑事責任并不意味著無罪嗎
不承擔刑事責任并不意味著無罪。犯罪嫌疑人可以因情節(jié)輕微、金額小、年齡小而免除刑事責任,但也構成犯罪。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guī)定追究其法律責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財產、侵犯公民私有財產、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受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情節(jié)明顯輕微。
二、不知情幫人犯罪犯法嗎
主觀上如果沒有故意或過失,就不構成任何犯罪。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刑法》規(guī)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屬于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有共同犯罪的認識因素:各個共同犯罪人不僅認識到自己在實施某種犯罪,而且還認識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與自己一道在共同實施該種犯罪;各個共同犯罪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和他人的共同犯罪行為結合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認識到他們的共同犯罪行為與共同犯罪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yè)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和刑事處罰的區(qū)別是什么?
所謂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兩刑事責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規(guī)定追究其法律責任。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附加刑分為罰金、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刑事責任與刑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第一,刑事責任是一種法律責任,是一種刑事法意義上的負擔,刑罰則是一種強制方法。
第二,刑事責任是以犯罪人承受刑法規(guī)定的懲罰或單純的否定性法律評價為內容,刑罰則是以剝奪犯罪人一定的法益為內容。
第三,刑事責任隨實施犯罪而產生,刑罰則隨法院的有罪判決生效而出現(xiàn)。但二者具有密切的關系它表現(xiàn)在:刑事責任的存在是適用刑罰的前提;刑事責任的大小決定刑罰的輕重;刑事責任主要通過刑罰而實現(xiàn)。
刑事責任與刑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第一,刑事責任是一種法律責任,是一種刑事法意義上的負擔,刑罰則是一種強制方法。第二,刑事責任是以犯罪人承受刑法規(guī)定的懲罰或單純的否定性法律評價為內容,刑罰則是以剝奪犯罪人一定的法益為內容。第三,刑事責任隨實施犯罪而產生,刑罰則隨法院的有罪判決生效而出現(xiàn)。但二者具有密切的關系它表現(xiàn)在:刑事責任的存在是適用刑罰的前提;刑事責任的大小決定刑罰的輕重;刑事責任主要通過刑罰而實現(xiàn)。
刑事處罰是違反刑法,應當受到的刑法制裁,簡稱刑罰。根據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刑事處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于犯罪的外國人的驅逐出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第六十一條 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guī)定判處。
第六十二條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guī)定的從重處罰、從輕處罰情節(jié)的,應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
刑事附帶民事責任是什么
刑事附帶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人在負刑事責任的同時有時候還有進行民事賠償,一般涉及到人身傷害的案件和財產遭受損失的案件中會附帶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相關推薦:
刑事凍結法律依據(公安機關凍結賬戶的法律依據)
醉駕刑事訴訟流程(醉駕案件到法院后的流程)
刑事責任還有什么(法律責任分為哪四種)
被追究了刑事責任(被追究刑事責任會坐牢嗎)
刑事和民事的認定(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如何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