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怎么區分
兩者的概念、案件涉及的內容及國家介入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刑事案件一般是由國家相關部門主動介入的,類似于故意殺人案,即便沒有人報警,公安機關也會調查,但民事案件是不告不理的,需要當事人主動向法院起訴。
一、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怎么區分?
1、概念不同。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并給予刑事制裁(如罰金、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的案件。
民事案件指發生在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爭議,當事人無法協商解決,而訴諸司法機關,請求由司法機關受理并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進行廓清和界定的案件。
2、涉及的案件內容不同。
刑事案件涉及的是犯罪行為。
民事案件涉及的是有關財產權益方面的案件如合同糾紛,物權糾紛等以及侵權行為而發生的糾紛。
3、是否由國家主動介入不同。
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受害人或者群眾報案、舉報后,公安、檢察機關即會介入偵查。然后由檢察院代表國家對被告人提起公訴,由法院代表法律進行制裁。
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即當事人不主動向國家司法機關請求,國家司法機關一般不介入干預當事人之間的糾紛。
二、刑事案件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1、在形式上,犯罪的違反法律的行為,具有刑事違法性;
2、在實質上,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3、在后果上,犯罪是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
三、刑事案件的證據類型有哪些?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民事案件跟刑事案件的法律性質是截然不同的,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提起民事訴訟后,不管否敗訴都不承擔刑事責任,但在刑事案件中,只要被人民法院認定有罪,被告就會被判刑,判刑的方式也非常多,例如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
如何區分民事和刑事
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主要區別如下。刑事責任是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含主刑和附加刑,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等,以及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等。我國刑法對此有全面詳盡的規定。民事責任則是平等主體之間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承擔的責任,承擔方式多樣,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法通則對此作出規定。
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的主要區別在于:民事責任重在補償,而刑事責任重在懲罰。民事責任的前提是損害已發生,而刑事責任不論有無傷害,都需承擔懲罰性責任。民事責任多為財產責任,而刑事責任主要涉及剝奪人身自由,甚至生命。在主觀要件上,故意和過失對刑事責任的影響顯著,因刑事責任強調懲罰性。民事責任則側重補償性,其嚴重程度取決于對他人造成的損害程度。若損害嚴重,承擔的民事責任也相應巨大。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區別有哪些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是法律領域中的兩大類型。民事案件,涉及平等法律地位的主體間糾紛,通常包括財產權益相關案件,如合同、物權爭議及侵權行為引發的爭議,如輕微的毆打行為(若傷害嚴重則構成刑事案件)。此外,婚姻、家庭事務也是民事案件范疇。與此相對,刑事案件針對的是涉嫌侵犯刑法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會立案偵查、審判并給予刑事制裁,如罰金、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在處理方式上,民事案件遵循不告不理原則,即當事人主動請求司法機關介入,司法機關才會干預糾紛解決。相反,刑事案件則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通常基于受害人的報案或群眾舉報后,公安、檢察機關會介入偵查。隨后,檢察院代表國家對被告人提起公訴,由法院代表法律進行裁決。
相關推薦:
刑事凍結法律依據(公安機關凍結賬戶的法律依據)
醉駕刑事訴訟流程(醉駕案件到法院后的流程)
刑事責任還有什么(法律責任分為哪四種)
被追究了刑事責任(被追究刑事責任會坐牢嗎)
刑事和民事的認定(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如何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