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司法救助是什么
司法救助,又稱 訴訟 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在訴訟中,通過對當事人緩交、減交或免交 訴訟費用 的救濟措施,減輕或者免除經濟上確有困難的當事人的負擔,保證其能夠正常參加訴訟,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律制度。 《 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 逮捕條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可以 監視居住 :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 扶養 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 羈押 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 取保候審 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 證人 ,也不交納 保證金 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司法救助金審批流程
1. 人民檢察院在收到司法救助金申請后,刑事申訴檢察部門應迅速指定專人負責處理。負責人員需對相關材料進行及時審查,并在必要時進行事實調查,隨后制作《國家司法救助申請審查報告》。報告中應全面反映審查過程,并對是否提供救助提出具體意見和理由。
2. 在審查國家司法救助申請的過程中,如果需要向外地調查或核實情況,審查機關可以委托當地人民檢察院進行。受委托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迅速完成任務并反饋結果。
3. 刑事申訴檢察部門在審查后,如果認為申請符合救助條件,應提出救助建議和具體救助金額,并向檢察長報告,由其進行審批決定。
4. 一旦決定提供救助,刑事申訴檢察部門應填寫《國家司法救助審批表》,連同相關申請材料和調查核實材料一同上報。經審批同意救助的,應制作并送達《國家司法救助決定書》給申請人。
5. 人民檢察院應在受理救助申請后的十個工作日內完成是否提供救助及救助金額的決定。
法律依據:《關于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第四條,規定了國家司法救助程序的實施步驟。
司法救助金額一般能補償多少
法律分析:
(一)救助標準
各地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設定具體的救助標準。救助金額以案件管轄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準,一般不超過36個月的工資總額。對于損失特別重大、生活特別困難的情況,雖然可能需要適當突破救助限額,但應嚴格審核控制,確保救助金額不超過人民法院依法判決的賠償數額。
(二)救助金額
確定救助金的具體數額時,應全面考慮以下因素:救助對象實際遭受的損害后果、是否存在過錯及其過錯大小、個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所需的最低支出,以及賠償義務人的實際賠償情況等。
法律依據:
《關于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第三條
國家司法救助主要通過支付救助金的方式進行。同時,結合思想疏導、宣傳教育,并與法律援助、訴訟救濟相配套,以及其他社會救助相銜接。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更多救助方式,如刑事案件傷員急救“綠色通道”、心理治療、對行動不便的受害人提供社工幫助等,以增強救助效果。
各地應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定具體救助標準,以案件管轄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準,一般在36個月的工資總額之內。對于損失特別重大、生活特別困難的情況,雖需適當突破救助限額,但應嚴格審核控制,救助金額不得超過人民法院依法應當判決的賠償數額。確定救助金具體數額時,要綜合考慮救助對象實際遭受的損害后果、有無過錯以及過錯大小、個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最低支出,以及賠償義務人實際賠償情況等。
相關推薦:
取保候審最短多長時間(取保候審最短是多長時間)
孕期裁人賠償(公司裁員孕婦怎么賠償)
車禍賠償收據(車禍賠償有哪些費用需要什么資料)
現在拘留要做哪些檢查(進拘留所要做哪些檢查)
撞死人賠償埋(撞了人千萬不要墊付喪葬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