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民事賠償不起要坐牢嗎?
民事賠償案件通常涉及的是民事責任,而非刑事處罰。一般而言,無法承擔民事賠償并不會直接導致坐牢。然而,如果個人有能力履行賠償義務卻故意不執行,則可能構成刑事犯罪。這種情況下,如果判決或裁定被執行人在有能力執行時拒不執行,且情節嚴重,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13條規定,對于有能力執行判決、裁定而拒不執行的行為,情節嚴重的,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和賠禮道歉等。在特定情況下,法律還可能規定懲罰性賠償。
此外,如果因不可抗力無法履行民事義務,則不承擔民事責任,除非法律有其他規定。不可抗力是指無法預見、避免和克服的客觀情況。
在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的情況下,造成損害的,通常不承擔民事責任,但如果超過必要限度,則需要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在保護他人民事權益時自身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如果沒有侵權人或侵權人逃逸、無力承擔責任,受害人可以請求受益人補償。
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或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
總之,民事賠償案件是否會導致刑事處罰,取決于被告是否有能力履行賠償而拒不履行。在處理民事賠償問題時,應依據實際情況和相關法律進行判斷。
民事賠償一直沒賠有期限么
民事賠償一直沒賠有期限。賠償期限根據案情的不同也會不同,一般在判決書上會有體現。即便是超過了這個期限還是要賠的,因為履行的遲延可能要賠的更多。民事賠償是由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侵權引起的民事責任。
法院判決書下達后,只是訴訟走完了一個程序,如果被告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在收到判決書后的15天內提起上訴,二審法院以最快的速度審結,估計至少也得3個月時間。假如,被告仍不按判決書履行賠償義務,當事人只能再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且被告是否有財產可供執行,將決定當事人的強制執行能否順利。當然,如果被告服從判決,不提起上訴,也愿意履行法定義務,那么賠償款應該較快賠付到位。而交通事故訴訟開庭后一般:一審3個月結案,二審3個月結案,結案后1個月后左右能拿到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一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相關推薦:
醉駕民事賠償(醉駕撞死人民事責任怎么判)
刑拘到判刑需要多久(從刑拘到判刑最長多久)
損害賠償請求(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相關內容)
民事驗傷賠償(驗傷構不成輕微傷錢誰出)
種植賠償桃樹(20年果樹賠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