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侵占他人財產罪量刑標準
法律分析: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本罪的除了要占有他人財物之外,還必須具備"拒不退還"的行為才構成侵占罪。拒不退還是指在一審判決做出前,占有人仍不退還的行為。刑法第二百七十條已明文規定"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就是說本罪(侵占罪)屬自訴案件。
如果被害人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就不會對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根據這一規定,如果行為人在被害人向法院起訴前已經將占有的財物退還給了被害人,則危害狀態消失,被害人的權利已得到保護和補償,再起訴已變得不必要。
立案標準是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非法侵占多少錢可以立案
行為人非法占有他人財物,數額在五千至兩萬元以上的,一般可以侵占罪立案。行為人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應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非法侵占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二)、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構成本罪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僅有故意而無非法占有之目的,就不能以本罪論處。
(三)、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四)、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所謂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即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是指通過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約或有關規定而為他人收藏、管理的財物。
侵占罪與盜竊罪、詐騙罪的區別
1、判斷財物由誰占有、是否脫離占有,是區分侵占罪與盜竊罪的關鍵。因為盜竊罪只能是盜竊他人占有的財物,對自己占有的財物不可能成立盜竊罪;委托物侵占只能是侵占自己占有的他人財物,侵占脫離占有物只能是侵占遺忘物或者埋藏物。
2、行為人出于非法占有目的,欺騙被害人,使其將財物交付給行為人“代為保管”,進而非法占為己有的,成立詐騙罪。行為人接受委托代為保管他人財物,非法將財物占為己有后,在被害人請求返還時,虛構財物被盜等理由,使被害人免除行為人的返還義務的,僅成立侵占罪(欺騙對方的行為屬于不可罰的事后行為)。
侵占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如果侵占的是國家所有的財物,則應由檢察院提起公訴。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說的侵占罪從狹義上理解的,它是指盜竊、詐騙、貪污、搶奪之外的侵犯財產的一種特定犯罪行為方式。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非法侵占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相關規定,侵占罪侵占數額2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屬于數額較大的起點標準。侵占數額20萬元以上,屬于數額巨大的起點標準。
我國《刑法》第270條: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非法侵占是民事還是刑事
非法侵占既可能構成民事侵權,也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具體取決于侵占行為的性質、情節和后果。在民事領域,非法侵占通常涉及財產權的侵害;而在刑事領域,非法侵占則可能構成盜竊罪或侵占罪等。
一、非法侵占在民事領域的體現
在民事領域,非法侵占主要表現為對他人財物的無權占有和使用。當某人未經允許擅自占有他人財產,拒不歸還時,即構成民事上的非法侵占。受害者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要求侵占者返還財產并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
二、非法侵占在刑事領域的體現
在刑事領域,非法侵占可能構成更為嚴重的犯罪行為。例如,當侵占者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時,可能構成盜竊罪。另外,如果侵占者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退還時,可能構成侵占罪。這些犯罪行為都會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
三、非法侵占的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區別
在民事責任方面,非法侵占主要關注的是財產權的保護和損失賠償;而在刑事責任方面,非法侵占則涉及對犯罪行為的懲罰和制裁。二者在目的、手段和后果上均有所不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情況下非法侵占可能同時構成民事侵權和刑事犯罪,受害者可以同時尋求民事和刑事救濟。
綜上所述:
非法侵占既可能構成民事侵權,也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具體是否構成犯罪以及犯罪的性質和程度,需要根據侵占行為的性質、情節和后果進行判斷。在民事領域,受害者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要求返還財產并賠償損失;在刑事領域,犯罪行為將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二百七十條規定: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定: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規定: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相關推薦:
工廠燒傷賠償(在工廠燒傷怎么賠償法)
為什么等批捕后在取保(批捕前和批捕后取保候審是有何不同)
同案犯必須一起取保嗎(為什么幾個人犯法要一起取保)
辦理保釋需要什么條件(保釋有什么條件 保釋要滿足那些條件)
不能取保候審會判幾年(不能取保候審的情形包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