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行政賠償賠償標準
在稅務行政賠償中,對于侵犯納稅人和涉稅當事人的人身權,賠償標準如下:
侵犯人身自由:每日賠償金按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身體傷害:醫療費和誤工收入賠償,最高限額為5倍的國家職工平均工資。
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醫療費和殘疾賠償金,最高賠償分別為10倍和20倍職工平均工資,對撫養的無勞動能力者,支付生活費。
死亡賠償:包括死亡賠償金和喪葬費,總額為20倍職工平均工資,撫養的無勞動能力者生活費至死亡。
對于財產權的侵犯,賠償包括:
退還稅款及滯納金,違法退稅辦理。
罰款、非法所得或違法征收財物,返還財產。
查封、扣押、凍結財產:解除措施并賠償損失,如無法恢復,按損害程度給予賠償。
財產損失或丟失,按具體情況給予賠償或拍賣款項。
對財產權造成的直接損失給予賠償。
稅務行政賠償費用由各級財政預算負擔,根據財政管理體制進行分擔,遵循《國家賠償法》和國家賠償費用管理辦法的規定。
擴展資料
稅務行政賠償,是指稅務機關和稅務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稅收征管職權,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并由稅務機關具體履行義務的一項法律制度。按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中國的國家賠償范圍包括行政賠償和司法賠償。
行政賠償訴訟費用收費標準
法律主散跡旦觀:依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規定,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不需要交納受理費用。但在申請執行的情況下,需要交納申請費用。《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八條規定,下列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一)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二)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上訴的案件;(三)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案件;(四)行政賠償案件。
法律客觀:《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六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的訴訟費用包括:(一)案件受理費;(二)申請費;(三)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州源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七條規定,案件受理費包括:(一)第一審案件受理費;(二)第二審案件受理費;(三)再審案件中,依照本辦法規定需要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八條規定,下列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一)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二)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上訴的案件;(三)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案件;(四)行政賠償案件。
行政賠償的方式有
行政賠償方式有三種,即財產賠償、恢復原狀和道歉賠禮。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行為過程中,若損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可以依法適用行政賠償。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行政賠償的方式主要包括三類:一是財產賠償,即對被損害方因行政行為而遭受經濟損失的部分進行補償;二是恢復原狀,即行政機關采取彌補措施或者撤銷原來的不當行政行為,將被損害方恢復到原有的合法權益狀態;三是道歉賠禮,即行政機關對被損害方進行口頭或書面道歉的方式。其中,財產賠償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通常適用于因行政行為造成了財產損失的案件,如征地拆遷、強制決策等?;謴驮瓲钸m用于行政行為侵害了被損害方的合法權益,但通過財產賠償不可能完全彌補損失的情況,如土地使用權、房屋拆遷等。而道歉賠禮通常適用于行政機關在執行行政行為時造成了精神損害的案件。需要注意的是,行政賠償并非一定要全部采用一種方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運用。同時,對于獲得行政賠償的申請者而言,應當依照法律規定進行申請,提供充分的證據和事實依據,并在規定期限內向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賠償的標準是什么?行政賠償標準主要由被損害方所遭受的經濟損失、恢復原狀的費用和道歉賠禮的費用三部分組成。其中,財產賠償的金額應當根據被損害方所遭受的實際經濟損失情況進行計算;恢復原狀的費用應當根據被損害方恢復原來合法權益所需的費用而定;道歉賠禮的費用通常比較難以量化,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酌情折扣。
行政賠償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制度,適用行政賠償的方式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被損害方應當依照法律規定進行申請,并向行政機關提供充分的證據和事實依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 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經濟損失的,當事人有權要求行政機關承擔賠償責任。
行政賠償有哪些
行政賠償是國家對因其行政機關或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具體而言,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當行政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和執照或責令停產停業的決定,若該決定導致相關企業停產停業,企業因此所遭受的損失,其中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應當獲得賠償。所謂“經常性費用開支”是指企業停產停業期間用于維持基本生存的開支,不包括預期可能獲得的收益或利潤。
如果您的企業停產是由于行政機關的錯誤行為導致的,理論上,您可以申請行政賠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損失都能獲得賠償。根據法律規定,合同違約造成的損失不屬于企業經常性費用開支的范疇,因此,行政機關通常不會對此類損失進行賠償。
相關推薦:
礦山病亡賠償(礦山傷亡事故賠償標準)
學生骨折賠償(小學生在校骨折補償的標準)
互毆怎樣賠償(互毆致雙方輕微傷 何方賠償)
碰傷事故賠償(撞人了怎么處理賠償)
取保候審的壞處是什么(取保候審有什么好處和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