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假釋的八種情況
一、不能假釋的八種情況是什么
1、犯罪分子不得假釋八種情形包括:
(1)故意殺人罪;
(2)強奸罪;
(3)搶劫罪;
(4)綁架罪;
(5)放火罪;
(6)爆炸罪;
(7)罪投放危險物質;
(8)由組織的暴力性犯罪。
對對累犯以及犯上述八大罪行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一條
【適用條件】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二、假釋后犯罪構成累犯嗎
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假釋指的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發現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假釋。
搶劫罪能假釋嗎?
搶劫罪被判刑后能假釋。法律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因此搶劫罪的犯罪分子符合上述條件的,可以假釋。
【法律依據】
《刑法》第八十一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
相關推薦:
工廠燒傷賠償(在工廠燒傷怎么賠償法)
為什么等批捕后在取保(批捕前和批捕后取保候審是有何不同)
同案犯必須一起取保嗎(為什么幾個人犯法要一起取保)
辦理保釋需要什么條件(保釋有什么條件 保釋要滿足那些條件)
不能取保候審會判幾年(不能取保候審的情形包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