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糾紛解決的方式有哪些
法律主觀:
旅游糾紛的解決方式主要包括: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根據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客觀:
根據《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 訴訟時效期間 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在旅游過程中,發生了糾紛如何解決?
1、雙方協商;
2、向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根據與旅游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游客有權在旅游行程結束后三十日內,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并先行墊付退貨貨款,或者退還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的費用。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合同法》將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條,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依法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處理。(《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相關推薦:
看守所取保候審多少錢(看守所取保候審需要多少錢)
假冒偽劣產品如何鑒別(識別假冒偽劣商品的技巧)
尋釁滋事從犯怎樣取保(尋釁滋事從犯的處置措施)
詐騙如何辦理取保候審(詐騙如何辦理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最長多長時間(取保候審最長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