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歲應負刑事責任的的八種犯罪
法律分析:14-16歲應負刑事責任的的八種犯罪包括:1、犯故意殺人 2、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3、強奸 4、搶劫 5、販賣毒品 6、放火 7、爆炸 8、投放危險物質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第一款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二款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14到16歲犯什么罪負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規定,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未成年人犯罪需負刑事責任,但有特殊情況下可不負刑事責任,包括無刑事責任能力、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以及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時需負刑事責任,但是因認識能力不足或者沒有達到責任年齡等原因的情況下,也存在不負刑事責任的情況。具體來說,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包括:一、無刑事責任能力:指因患有精神疾病、智力障礙等原因,無法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人。二、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即因精神疾病、智力障礙等原因,未滿足完全刑事責任能力標準而被認定具有較弱的刑事責任能力。三、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即因犯罪行為情節較輕,或者已經得到被害人諒解等情況,法律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在實際操作中,對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認定需要考慮到其心理成長階段和社會環境等因素,采取專業評估、多方面調查等手段進行綜合判斷。同時,在執行刑事程序時,也應給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護和關注。
未成年人犯罪后的處罰措施都有哪些?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我國法律規定了一系列特殊的處理措施,包括:1. 管教所管教:對于犯罪情節較輕的未成年人,可選擇在管教所接受教育、勞動改造等方式進行處罰和改造;2. 緩刑:對于初次犯罪且情節較輕、能夠悔過自新的未成年犯,可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或者宣告緩刑;3. 撫養教育:對于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未成年人,可以進行撫養教育,包括責令其參加教育、接受職業訓練等方式進行改造。
我國對未成年人犯罪實行特殊處理措施,不僅考慮了其認識能力和心理發展,還關注其教育和改造問題。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性和社會影響,對于惡性犯罪行為要依法嚴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條 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對于年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判處刑罰,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4歲到16歲負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一、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data-filtered="filtered">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data-filtered="filtered">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data-filtered="filtered">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data-filtered="filtered">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注:《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生效。
相關推薦:
出了車禍賠償(出車禍怎么談賠償)
侵害名譽權時效是多久(名譽權的起訴時效是多久)
逮捕后取保會判實刑嗎(檢察院取保后期怎么判)
損失騙取賠償(合同詐騙造成的損失如何賠償)
檢察院辦取保難度大嗎(檢察院取保難度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