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電梯困人物業是否承擔責任
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確定責任。
1、如果是電梯老化導致的事故,物業應當承擔責任;
2、如果是電梯的質量問題導致事故,電梯生產者、銷售者應當承擔責任;
3、如果是乘坐人違規使用電梯,導致電梯發生事故,那么當事人也應當承擔一部分責任。
此外,還需看事故發生后物業的處理措施是否得當,如果物業公司采取的措施得當,可以相應減輕或者免除責任。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及時,不得當,出現事故,物業還是要擔責的。
物業服務企業對管理區域內的公用設施負有維護義務,如因物業人員管理不善導致業主被困電梯造成損害的,業主可以要求其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費用,具體包括醫療費、護理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
物業作為小區管理者,需要對小區的公共設施履行安全保障的義務,小區內的電梯也是物業負責日常維護,并在出現事故時及時維修,特別是積極救助被困電梯的人員,否則在電梯發生故障時就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而如果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目前沒有可申請賠償的這種說法。
被困電梯超過2小時,意味著達到事故標準,但具體處罰情況要根據事故情況而定。電梯事故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但一般不會發生重大、特重大事故。
滯留人員2小時以上,則為一般事故,對責任單位最高罰款可達20萬,但這筆罰款是對責任單位的行政處罰。如果電梯事故對人員造成了人身和財產損害,根據傷情,責任單位需支付醫療費等賠償。而如果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目前沒有可申請精神賠償或者其他賠償的這種說法。
被困電梯如何自救
1、如果遭遇停電、故障等,被困在電梯里。最重要的是應保持冷靜,因為并不會馬上致死,是有時間進行自救的。電梯空間也并不是完全密封的,很多電梯都設有通風口,不易造成窒息,如果電梯內人多擁擠,應呼吁大家盡快鎮定、調整呼吸。
2、在所有電梯內都有緊急呼叫鈴,首先就應該想到他并使用電梯內的電話或對講機呼救,如果電梯內還有信號以撥打呼救,切勿徒手八門、頻繁踢門等過激動作。
3、如果遇到電梯突然下墜,不受控制,此時應該按下每層樓的按鈕,并將頭部和背部緊靠電梯內墻,保護脊椎,電梯內如有扶手,應握牢防止重心不穩摔倒,膝蓋彎曲以承受下墜壓力,腳尖點地,腳跟提起,緩沖沖力。
4、另外在火災時不要乘坐電梯,一是因為電梯一旦停止運轉就更難以逃生;二是因為煙霧容易彌漫在電梯里,讓乘坐人窒息。
5、在被困時,切勿強行扒門,電梯在故障時,電路運轉失靈,即使扒開門也易造成人身傷害,也可能掉進電梯井里。
法律依據:
《物業管理條例》
第五十一條 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依法承擔物業管理區域內相關管線和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的責任。 前款規定的單位因維修、養護等需要,臨時占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及時恢復原狀。
《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辦法》
第十條 發生涉及結構安全的質量缺陷,建設單位或者房屋建筑所有人應當立即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由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保修方案,施工單位實施保修,原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負責監督。
被困電梯10多分鐘可以要求賠償嗎
1. 如果當事人被困在電梯中超過10分鐘,并且這一情況導致了物質或精神上的損害,他們可以向物業管理部門尋求賠償。
2. 如果物業管理部門拒絕賠償,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3. 當事人因為生命、身體或健康受到侵害,向賠償義務人請求物質和精神上的損害賠償,法院應予受理。
4. 物業管理員應在第一時間到達被困電梯的事故現場,及時組織救援。
5. 物業管理員應根據樓層指示燈判斷電梯位置,并設法援救被困乘客。
6. 在遇到復雜情況時,物業管理員應請電梯公司協助進行救援。
7. 物業公司作為小區的管理者,有責任確保小區公共設施的安全,包括電梯的日常維護和及時修理,特別是在電梯故障時,應積極救助被困人員。
8. 如果物業公司未能履行其責任,導致電梯故障并造成乘客傷害,他們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9. 如果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目前沒有法律規定可以申請賠償。
被困電梯物業賠償標準
被困電梯物業沒有賠償標準,情況具體如下:
1、物業作為小區管理者,需要對小區的公共設施履行安全保障的義務,小區內的電梯也是物業負責日常維護,并在出現事故時及時維修,特別是積極救助被困電梯的人員;
2、否則在電梯發生故障時就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而如果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目前沒有可申請賠償的這種說法。
法律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六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事故:
(一)特種設備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
(二)600兆瓦以上鍋爐爆炸的;
(三)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有毒介質泄漏,造成15萬人以上轉移的;
(四)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高空滯留100人以上并且時間在48小時以上的。
起訴別人的流程有什么
1、收集與案件有關的證據,如物證、書證、電子數據等;
2、寫起訴書,載明:原告和被告信息;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等內容;
3、確定法院管轄權,然后向人民法院提交準備的材料提起訴訟;
4、人民法院立案后,預先繳納訴訟費用,等待法院開庭審理案件。
相關推薦:
電梯困人,物業是否有責任?(被困在電梯里可以要賠償嗎)
打架受傷賠償(雙方打架對方先動手受傷怎么賠償)
開車民事賠償(給公司開車出了事故司機要賠償嗎)
誤工誤時賠償(誤工費怎么計算和賠償)
交警立案期限(交警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