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警立案流程 需要提供什么
法律分析:報案時,帶上身份證、及相關線索材料。對于群眾上門報案的,在一般情況下,民警或讓寫報案材料,或做詢問筆錄,派出所同志會進行接報案登記,接受證據材料。接受報警資料后,依據法律規定,公安機關應當出具報案回執。報警時,報案人應如實提供相關情況,供民警對案件進行正確判斷,至于案件的性質和立案、偵查等方面均由派出所來確定。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對于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在三日內送達控告人。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材料,應當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九條公安機關對于公民扭送、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的,都應當立即接受,問明情況,并制作筆錄,經核對無誤后,由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投案人簽名、捺指印。必要時,應當對接受過程錄音錄像。
報警立案需要什么流程
一、報警立案需要什么流程報警立案需要的流程如下:
1. 立即報警:發現犯罪行為或犯罪嫌疑人應該立即報警,報警方式可以選擇撥打110或者前往最近的公安機關報案。
2. 提交報案材料:報案人應當提供真實、準確、詳細的報案材料,包括報案人的身份信息、報案內容、相關證據等。
3. 立案審查: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應當進行立案審查,確定是否符合立案條件。
4. 立案決定:公安機關在審查后,如果符合立案條件,應當依法作出立案決定。
5. 調查取證:公安機關在立案后,應當開展相關調查取證工作,收集證據,查明案件事實。
6. 作出處理決定:在調查取證后,公安機關應當依法作出處理決定,包括刑事拘留、罰款、行政拘留等。
7. 結案歸檔:處理決定作出后,公安機關應當將案件結案歸檔。
二、報警立案處理要多久
報警立案處理需要7天,案件復雜的可以在三十天內立案。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決定將其作為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三、刑事立案后多久會有結果
刑事立案后,案件出結果的速度需要看辦案進度。刑事案件一般需要經歷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三個階段,各個階段都有可能需要經歷數月,等待三個階段程序完成后,法院才會出具判決書。
找法網提醒您,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對犯罪嫌疑人后的偵查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被網暴了怎么報警立案
遭受網絡暴力可以報警立案,報警流程如下:
1、收集證據:整理并保存好相關的網絡暴力證據,如截圖、聊天記錄等;
2、報警:攜帶身份證和相關證據,前往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3、立案:警方將決定是否立案;
4、調查取證:一旦立案,警方會進行調查取證;
5、法律處理:對違法行為人進行法律上的處理。
網絡暴力的定義及類型:
1、網絡暴力的定義:網絡暴力是指通過互聯網對個人或團體進行的言語攻擊、人身威脅、隱私泄露等侵害行為;
2、言語攻擊:在網絡平臺上對他人進行辱罵、誹謗、惡意評論等;
3、人身威脅:通過網絡發布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言論或信息;
4、隱私泄露:未經授權公開他人的個人信息,如住址、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等;
5、網絡欺凌:針對特定個體的持續性騷擾和攻擊,造成心理壓力和社交困擾;
6、網絡詐騙:利用網絡進行的欺詐行為,如冒充他人身份、虛假交易等;
7、網絡盜竊:通過黑客等技術手段非法獲取他人網絡財產的行為;
8、網絡色情與騷擾:在網絡上發布色情內容或對他人進行性騷擾。
綜上所述,遭遇網絡暴力時,受害者應收集相關證據,如截圖和聊天記錄,攜帶身份證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之后警方將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立案,并在立案后進行調查取證,最終對違法者進行法律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絡用戶,并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110報警立案流程
法律分析:1、在接通電話之后,一般110警察會給附近派出所的電話或直接轉接;
2、派出所民警會問報警人詳細地址,隨后在5分鐘之內趕到現場;
3、趕到現場后,一般是兩到三名警察,警察會詳細詢問所了解或知曉的案件大致經過,以及案發現場等情況后符合立案條件的應予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九條: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相關推薦:
塵肺二期賠償(二期塵肺病賠償標準)
車禍賠償3萬(車禍骨折賠償3萬)
撞傷怎么賠償(一般車禍撞傷賠償多少)
監獄傷殘賠償(監獄受傷了怎么賠償)
輕微傷咱賠償(輕微傷的賠償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