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案一般需要二到六個月會結案,具體情況如下:
1、如果案件比較簡單的話,應該在受理之后兩個月內進行宣判,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2、如果是簡易程序的話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之后20天內審結,有可能判處有期徒刑的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詐騙罪在公安機關立案后就要按照刑事訴訟法的流程進行,一般偵查階段是3個月,審查起訴階段需要2個月左右,需要補充偵查的每一次1個月,最多可以補充偵查兩次。審判階段是3個月左右,如果是取保候審的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關于詐騙罪數額認定標準,數額較大為三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五萬元以上;數額特別巨大為二十萬元以上。并規定:數額是認定侵犯財產罪的重要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除根據侵犯財產數額外,還應當根據其他具體情節以及認罪態度和悔罪表現等,進行全面分析,正確定罪。
詐騙罪構成要件如下:
1、客體要件。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2、客觀要件。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3、主體要件。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
4、主觀要件。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詐騙罪的減刑情節:
1、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
2、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又或者是有重大立功表現的。
提請假釋的條件: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如下:
1、個人進行詐騙的公私財物價值金額在五千元到兩萬元以上;
2、直接負責的單位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進行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詐騙公私財物價值金額在五萬元到二十萬元以上。
3、詐騙金額達到3000元的即可立案。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4、詐騙未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為詐騙目標的,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定罪處罰;利用發送短信、撥打電話、互聯網等電信技術手段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詐騙數額難以查證,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他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1)發送詐騙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2)撥打詐騙電話五百人次以上的;
(3)詐騙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
5、對共同詐騙犯罪,應當以行為人參與共同詐騙的數額認定其犯罪數額,并結合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數額等情節依法處罰。
6、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11〕7號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三條 詐騙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為人認罪、悔罪的,可以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一審宣判前全部退贓、退賠的;
(三)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諒解的;
(五)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