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隱私罪怎么判
我國《刑法》第253條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于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等侵犯別人隱私權的行為,如果情節嚴重,是以刑事犯罪處理。
我國刑法修正案(九)中新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因為我國之前網絡詐騙犯罪高發,公民個人信息泄露嚴重是其中重要原因。
對于買賣個人信息等侵犯別人隱私權的的行為,除了加大刑事打擊力度,還從加大保護力度環節下手。
包括對于公安機關、銀行、車管所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對于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加強,對于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也在慢慢增強。
此外,對于侵犯別人隱私權的行為同時還是侵權行為,受害人可到法院起訴對方侵權,要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處罰。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既遂如何判刑?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既遂如何判刑?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既遂應這樣判刑:行為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一般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相關推薦:
賠償三倍郵費(快遞賠償標準)
羈押之后還可以取保嗎(羈押之后還可以取保嗎)
取保候審最短多長時間(取保候審最短是多長時間)
孕期裁人賠償(公司裁員孕婦怎么賠償)
車禍賠償收據(車禍賠償有哪些費用需要什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