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猛欧美激情性xxxx大豆行情,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日本欧美v大码在线,av蓝导航精品导航

如何計算2016年年終獎個人所得稅

首頁 > 稅收2020-10-21 03:13:05

2016年年終獎怎么計算個人所得稅

1、每月工資不超過3500(含)的,假設全年都任職。
應納稅所得額(年終獎+工資回)=(年終獎金答+當月工資-3500)÷12月
用應納稅所得額在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中找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年終獎+工資)=應納稅所得額(年終獎+工資)*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每月工資超過3500的,假設全年都任職。
(1)應納稅所得額(年終獎)=年終獎金÷12月
用應納稅所得額在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中找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年終獎)=應納稅所得額(年終獎)*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應納稅所得額(工資)=當月工資-3500
個人所得稅(工資)=應納稅所得額(工資)*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年終獎+工資)=1+2
國稅發[2005]9號文bai件基本規定是:“du納稅人取得全年一zhi次性獎金,應單dao獨作為一內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容納稅”。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于35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于35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35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35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2015怎么計算

年終獎計稅方法共有2種,分別為:

1。扣除三險一金后,如果當月工資超過3500元,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數額找到對應稅率,然后直接套入年終獎的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2。扣除三險一金后,如果當月工資收入不足3500元,則先從年終獎中拿出一部分錢,將當月工資補足3500元后,然后將剩余的年終獎金額套入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舉例說明:

小王在2015年12月工資6000元,同時領到2015年的年終獎20000元,當月所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如下:

1)當月工資個人所得稅=(6000-3500)×10%-105=145元

2)年終獎個人所得稅=20000×10%-105=1895元

當月個人所得稅總額=145+1895=2040元

2018年年終獎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 = 年終獎金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案例說明

1、張三2018年1月份工資4000元,2017年度的年終獎金12000元,當月需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400元,那么張三1月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工資應納稅所得額 = 4000 - 400 - 3500 = 100元。

工資應納個稅 = 100 × 3% - 0 = 3元。

年終獎金12000元,除以12后,每月平均1000元,對照上述年終獎稅率表得到,稅率3%,速算扣除數為0,則應納個稅為:

年終獎金應納稅額 = 12000 × 3% - 0= 360元。

2、李四2018年1月份工資4000元,2017年度的年終獎金36000元,當月需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700元,那么李四1月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工資應納稅所得額 = 4000 - 700 - 3500 = -200元,小于0。

年終獎應納稅所得額 = 36000 - 200 = 35800元。

平均每月收入 = 35800 / 12 = 2983,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105。

年終獎應納稅額 = 35800 × 10% - 105 = 3475元。

擴展資料

年終獎是指每年度末企業給予員工不封頂的獎勵,是對一年來的工作業績的肯定。

年終獎的發放額度和形式一般由企業自己根據情況調整。好的年終獎辦法要有較好的考評指標、評價方法、發放規則等等相應的各項制度,可以有效激勵員工,增加企業凝聚力。

發放形式

雙薪制

“年末雙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終獎發放形式之一,大多數企業,特別是外企更傾向運用這種方法,即按員工平時月收入的數額在年底加發一個月至數個月的工資。

這是一種guaranteed bonus(有保證的獎金),一般外企普遍采用13薪、14薪或更多。

A:12+1方式

12+1的方法,即到年底企業多發給員工一個月的工資。這種是以時間為衡量指標的,只要你做滿了一年,就可以拿到雙薪。但這種方法在香港、新加坡地區已經不常用了。

B:12+2方式

當員工為公司服務了一整年,公司多發2個月的薪水作為獎勵。這是非常靈活的做法,它一般有公司營業指標、客戶指標和個人指標三方面來衡量。公司營業指標是以最少成本達到最優化效果,獲得最大利潤打分,客戶指標是由客戶滿意度來打分,個人指標是由個人完成工作的質量和數量打分。

一般地,公司營業指標在雙薪中占10-20%,集體工作量占30-40%,而個人指標則在雙薪中占到40-50%的分量。也就是說,當你個人努力完成工作,發揮集體協作精神,完成公司營業目標時,才能最終獲得雙薪。這種靈活的做法,已經在國外非常流行。它充分調動員工個人的積極性,發揚團隊合作精神,為公司做出貢獻。

績效獎金

這是一種variable bonus(浮動的獎金)。根據個人年度績效評估結果和公司業績結果,所發放的績效獎金,這時發放比例和數額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通常情況下發放規則是公開的,如某某級別的target bonus(即個人表現和公司表現均是達到目標時對應的獎金)相當于多少月的基本工資(而且級別越高的人獎金占總收入的比例越高),但對每個人具體的績效評估結果各個企業的處理方法不一樣,有的對全員公開,有的不公開。

紅包

通常是由老板決定的,沒有固定的規則,可能取決于員工與老板的親疏、取決于老板對員工的印象、取決于資歷,取決于重大貢獻等。通常不公開。民企多見。亞商大多采取的是第二種方式,部分人員還可以得到紅包。

參考資料:年終獎-百度百科

年終獎計稅方法共有2種,分別為:

1。扣除三險一金后,如果當月工資超過3500元,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數額找到對應稅率,然后直接套入年終獎的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2。扣除三險一金后,如果當月工資收入不足3500元,則先從年終獎中拿出一部分錢,將當月工資補足3500元后,然后將剩余的年終獎金額套入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擴展資料

依法納稅規定內容

海關在接受申報和查驗貨物完畢后,依據海關稅則,向進出口商或其代理人簽發稅款繳納證,進出口商或其代理人應在海關簽發稅款繳納證的次日(節假日除外)起的7天內 ,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稅款。逾期不繳納的,由海關自第八日起至繳清款日止,按日征收稅款總額的千分之一的滯納金。

對超過3個月仍未繳納稅款的 ,海關責令擔保人繳納稅款或者將貨物變賣抵繳,必要時,可以通知銀行在擔保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存款內扣款。

納稅義務人同海關發生納稅爭議時,應先繳納稅款,然后自海關填發稅款繳納證之日起60天內向海關書面申請復議。確屬錯繳或多繳的,可按規定辦理退稅。

在進出口貨物放行后,如果海關發現少征或漏征稅款,也可按規定向納稅義務人補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依法納稅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于35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于35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35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35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這里我們以一個示例進行計算演示:

  小王在2013年12月工資6000元,同時領到2013年的年終獎20000元,當月所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如下:

  1)當月工資個人所得稅=(6000-3500)*10%-105=145元

  2)年終獎個人所得稅=20000*10%-105=1895元

  當月個人所得稅總額=145+1895=2040元

 

由于單位發放給員工的年終獎形式不同,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也不盡相同。

  一、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超過「3500」元,再發放的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計算時,除以12找稅率,但計算稅額時,速算扣除數只允許扣除一次。

  例一:趙某2013年1月工資5000,年終獎24000,無其它收入。

  趙某工資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5000-3500)*3%=45元

  趙某年終獎(24000)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

  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即:24000/12=2000元,

  再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105.

  趙某年終獎24000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24000*10%-105=2295元。

  趙某2013年1月份應繳納個人所得稅2340元。

  二、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不超過3500元,再發放的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可以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其中“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以收入額扣除規定標準的免稅所得(如按規定繳納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后的數額。

  例二:錢某2013年1月工資2000,年終獎24000,無其它收入。

  錢某當月工資2000元,未超過費用扣除標準3500元,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錢某2013年1月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為3500-2000=1500元。

  錢某年終獎24000元,先減除“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1500元)”,22500元為應納稅所得額。

  22500除以12個月,即:22500/12=1875元,

  再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105.

  錢某年終獎24000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24000-1500)*10%-105=2145元。

  錢某2013年1月份應繳納個人所得稅2145元。

  三、員工一個年度在兩個以上單位工作過,只能按照國稅發[2005]9號文件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年終獎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納稅人可以自由選擇采用該計稅辦法的時間和發放單位計算。

  該條款的要點是:

  1,一個員工2013年1月發放的年終獎適用了除以12找稅率的優惠計算政策,2013年其它月份就不能再適用了。

  2,一個員工一年一次,在兩處以上取得年終獎,也只能適用一次。

  3,員工即使工作時間不足12個月,也可以適用一次。

  例三:孫某2012年1-3月在石油企業工作,2012年4-8月跳槽到電信企業,2012年9月至今跳槽到房地產企業工作,

  如果孫某2012年12月在房地產企業取得工資5000,年終獎24000,其它無收入,雖然錢某只2012年在房地產企業工作4個月,但其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與例一趙某相同,即當月工資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45,年終獎部分也是除12找稅率,應繳納個稅2295元。

  房地產企業計提年終獎時,計提、發放會計處理同例一。

  四、員工同一月份在兩個以上單位取得年終獎,可以選擇一個單位的一次性獎金按照國稅發[2005]9號文件優惠辦法計算,從另一單位取得的年終獎合并到當月工資薪金項目繳稅。

  國稅發[2005]9號文件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如果同一個人同月在兩個企業都取得了年終一次性獎金,納稅人在自行申報時,不可以將這兩項獎金合并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享受一次性獎金的政策;對該個人按規定只能享受一次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優惠算法。

  例四:李某2013年1月工資5000,取得本企業發放的年終獎24000元,另取得兼職單位發放的年終獎6000元,無其它收入。

  李某本企業年終獎(24000)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即:24000/12=2000元,

  再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105.

  李某本企業年終獎24000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24000*10%-105=2295元。

  李某取得的兼職單位發放6000元年終獎應合并到李某當月工資薪金中計算繳納。如果兼職單位按發放年終獎計算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了個人所得稅6000*3%=180元。

  李某在本企業取得工資5000元,本企業代扣代繳(5000-3500)*3%-=45元個人所得稅。

  年終匯算清繳,李某工資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5000 6000-3500)*20%-555=945元。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然后根據最新的稅率表,確定稅率進行計算
發放年終獎金的個稅計算方法
根據國稅發[2005]9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主旨內容是重新規范了獎金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如果當月份的薪金已納稅,則將當月份取得了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的薪金計算納稅。
二、如果當月份的薪金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數,則將一次性的獎金減除當月份的差額后的余額計算為一次性獎金,再單獨作為一個月
的薪金計算納稅。
三、將上述兩種情況的一次性獎金,除以12,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四、在一個納稅年度,該計算方式只允許采用一次。其他任何名目的獎金(季度獎、半年獎、加班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份薪金收入
合并,按稅法規定的薪金計稅方式納稅。
現就不同的情況分別介紹其計算的方法。
一、員工負擔年終獎個稅如何計算
第一種情況是,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高于(或等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1600元,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此時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第二種情況是,如果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工資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年終獎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
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再確定年終獎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這時的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年終獎-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1:如果一員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1600元(只有1400元),2006年1月12日,該單位再向該員工發放年終獎5000元,因此,應將年終一次性獎金減除當月工資與費用扣除額1600元之間的差額后,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據此,單位在發放這筆年終獎時,應扣繳個人所得稅240元。
計算過程為:
應納稅所得額為5000-(1600-1400)=4800元
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所得額4800元除以12后為400元,適用稅率為5%,速算扣除數為0;
應納稅額為4800×5%=240元
例2:如果該員工當月工資所得高于1600元,則不需補足差額。單位在發放5000元年終獎時,應扣繳個人所得稅250元。計算過程為:
5000÷12=417,適用稅率為5%
應納稅額為5000×5%=250
例3:如果員工當月工資所得高于1600元,單位發年終獎10000元,應扣繳個人所得稅975元。計算過程為:
10000÷12=833
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5
應納稅額為10000×10%-25=975
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年終獎除以12低于1600也要納稅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認為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后的余額,低于法定費用扣除額1600元就不應該納稅的理解是錯誤的。
來源:
中國稅收籌劃網

2016年年終獎稅是怎么計算

國稅發[2005]9號文件基本規定是:“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于35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于35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35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35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舉例某員工16年12月工資5000元,年終獎16000元,
工資計算個人所得稅 :工資5000元-3500=1500×3%=45元
年終獎計算個人所得稅:16000÷12個月=1333.33 得出對應個稅稅率3%
16000×3%=480元
該員工當月應交個人所得稅為45+480=525元
舉例某員工16年12月工資為2500元。年終獎為20000元

當月工資不滿3500元低于工資薪金起征點,無需交稅。
年終獎應納稅所得額 20000-(3500-2500)=19000元(先減除“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起征點的差額1000元)
年終獎計算個人所得稅:19000÷12個月=1583.33 按其商數得出對應個稅稅率10%
速算扣除數為105.
19000×10%-速算扣除額105元=1795元
該員工當月的個人所得稅為1795元。
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計算時,除以12對應個稅稅率,但計算稅額時,速算扣除數只允許扣除一次。

2019最新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2019年發放的年終獎按一次計稅辦法計算個稅,除12后所得數是3000元以下,適用稅率為3%。3000元到不超過12000元部分,稅率10% 

財稅【2018】164號: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計算年終獎稅率時,是將年終獎平攤到12個月上確定的稅率,這有助于降低個人所得稅。但是,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用總體年終獎乘相應稅率,相當于計算了12個月的個稅,那么速算扣除數也應該扣除12倍,才能保證函數是連續的。

但是,個稅法規定在計算年終獎個稅時,速算扣除數與每月收入時相同,且全年只扣除一次,少減了11個月的速算扣除數,這就會使得年終獎個稅在每個稅檔臨界點的跳躍式上升,多發一塊錢,反而會引起稅后收入下降許多,這就是所謂的“年終獎臨界點”,或者“年終獎盲區”現象。

看是哪種計稅形式

2022年以后都采用 并入綜合所得 方式計稅了

2022年之前都是 單獨計算 方式計稅 ;不過也可以按照并入綜合所得 方式計稅了,看你們公司按照哪個算

計算方法也不同:

單獨計算: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并入綜合所得:應納稅額=(全年收入+年終獎-五險一金-專項扣除-6W)×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可以參考下這個小工具,看看繳納多少

年終獎個稅如何計算

如題

年終獎個稅可以按照年綜合所得來計算個人所得稅的。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在用應納所得額來乘以稅率。年綜合所得不足6萬元的無須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 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情形包括:

(一)從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二)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一項或者多項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三)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

(四)納稅人申請退稅。

納稅人申請退稅,應當提供其在中國境內開設的銀行賬戶,并在匯算清繳地就地辦理稅款退庫。

匯算清繳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稅務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在2021年12月31日前,計稅方式有兩種選擇:

1、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年終獎是企業為了獎勵員工在一年當中所付出的勞動而設置的獎勵。企業年終獎金的發放標準,一般是以時間來衡量的,需要你為企業工作滿一年或以上的時間。在此基礎上,通常還要考核個人或團隊的工作績效,靈活調整年終獎金。

擴展資料

1、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年終獎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在使用日期之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而是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月度稅率表,來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按照通知,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年終獎金可以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進行單獨納稅,應將年終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右側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按公式單獨計算納稅。
根據《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的規定: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相關推薦:

父親對孩子家暴犯法嗎(爸爸總是打女兒犯法嗎)

行政拘留后會不會判刑(行政拘留會坐牢嗎)

行政處罰幾日內交罰款(行政處罰幾日內可以交罰款)

立案等級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立案登機制)

行政拘留多久做出決定(進拘留所一般多少天可以出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湘潭市| 盐亭县| 长武县| 柏乡县| 麦盖提县| 兰西县| 江陵县| 定安县| 托克逊县| 个旧市| 白沙| 桂阳县| 西畴县| 延吉市| 怀远县| 屏南县| 丹寨县| 阳信县| 绩溪县| 富锦市| 聂荣县| 东宁县| 肃北| 广饶县| 揭西县| 元朗区| 上蔡县| 东辽县| 郸城县| 仪陇县| 离岛区| 阳山县| 田阳县| 宁都县| 诏安县| 新邵县| 仪征市| 安陆市| 井冈山市|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