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律師解答
工傷賠償的申請流程:由單位或者職工依法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決定是否受理;依法作出決定;將決定書送達給職工和單位,由職工和單位攜帶決定書等材料去申領賠償金。
《工傷認定辦法》第十八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第二十二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日內,將《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送達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認定工傷決定書》和《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的送達參照民事法律有關送達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四條
工傷認定結束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保存50年。
工傷要走什么程序才能賠償
工傷賠償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首先,在受傷之日起30天內,用人單位應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提交,則受傷員工或者其家屬、工會有權在1年內自行提出申請。通過工傷認定之后,需要等到病情穩定以后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并評定傷殘等級。根據上述鑒定結果,我們將計算出相應的賠償金額。若用人單位已為員工依法繳納了工傷保險,那么其中部分賠償費用將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而另外的部分則由用人單位承擔。反之,若未繳納工傷保險,那么所有的賠償都將由用人單位負責支付。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支付賠償金,受傷員工有權向勞動仲裁機構提起申訴。對仲裁結果不滿的話,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在此過程中,請務必妥善保管好相關證據,例如醫療記錄、勞動合同等等。
工傷賠償需要哪些資料及流程
法律分析:勞動者申請工傷賠償的,需要完成以下流程:1、受傷職工到人社部門申請工傷,職工需要的材料是申請表、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證明等、醫療診斷書等;2、持工傷認定書到勞動監察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職工需要提交《工傷認定決定書》原件和復印件、有效的診斷證明、完整病歷材料、身份證明文件等;3、勞動監察委員會組織專家檢查、出具鑒定書;4、受傷者持鑒定書進行索賠。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工傷賠償流程怎么走程序
工傷賠償程序如下:1. 工傷認定:員工受傷后,用人單位須在規定期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2. 勞動能力鑒定:評定傷殘等級。3. 協商賠償: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商議。4. 申請仲裁:若無法達成共識,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5. 起訴:對仲裁結果不滿者,可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注意,具體流程可能因地域及實際情況而異。全程需妥善保存相關證據,如病歷、事故報告等。
相關推薦:
工傷賠償后不離職(工傷不離職能拿賠償嗎)
工傷賠償統計數據(工傷賠償標準2023)
工傷賠償申辦流程(工傷索賠的基本流程)
賠償給員工嗎(工傷賠償是給公司還是給員工)
勞務派遣賠償(勞務派遣員工解雇賠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