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行政處分必需立案。如果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立案:
1、有初步認定的違法行為;
2、該違法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3、該違法行為屬于本機關管轄立案。
行政處分的種類有六種,從輕到重依次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1.警告,有提醒注意、不致再犯的意思,屬于申誡處分。它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由處分機關選擇適用。警告一般適用于輕微的行政違法行為,是行政處分中最輕的一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執法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
當事人認為執法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有權申請回避。
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審查,由行政機關負責人決定。決定作出之前,不停止調查。
一、對于行政警告需要立案嗎?
對于行政警告是否需要立案要根據是否符合立案的條件而定,如果案情比較嚴重的話,一般對于嫌疑人的行政處罰是要立案處理的,如果情節比較輕的話,一般就不需要立案處理了。行政機關發現違法行為后,應當進行初步審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立案:
1、有初步認定的違法行為
2、該違法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3、該違法行為屬于本機關管轄立案:是指確立案件,行政處罰案件的生成。行政機關對屬于本機關管轄范圍的違法行為或涉嫌違法行為,認為依法應當處理的,除適用簡易程序外,都應當正式立案。立案標志著案件的“出生”和一般程序的正式啟動。
二、行政處罰立案的條件
(一)主體明確。
主體明確是行政處罰的首要問題,必須把好主體關口。
1、行政處罰的主體明確。行使農業行政處罰的主體有兩類,一是農業行政管理機關,二是法規授權的組織。縣(區)以上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是農業行政處罰的主體機關,市植物檢疫站、市獸醫衛生監督檢驗所按照法規授權,在法定職權范圍內行使行政處罰權,并對實施行政處罰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2、申辯、復議、訴訟、的主體要明確。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處罰侵犯其合法權益,有依法提出聽證、申請復議、提起訴訟、要求賠償的權利。對農業行政管理機關實施行政處罰不服,有向作出處罰的上級機關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對行政處罰進行司法審查,當事人雙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提起訴訟由最初作出行政處罰的農業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過復議改變行政處罰行為,復議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維持行政處罰決定,作出行政處罰的農業行政機關、法規授權的組織是被告,受委托組織作出的行政處罰,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3、依法行使處罰權。執法主體行使農業行政處罰權必須注意兩點:要有處罰權限,法無授權不得執行,法有授權必須執行;法律法規條款中有明確規定的,應依法歸口負責。
(二)事實清楚。
違法行為人的違法事實清楚,才能依法給予行政處罰。認定“事實清楚”必須把握同時具備的三個條件:
1、必須符合合法有效的農業法律法規所確定的法定事實。
2、要符合行政處罰的特殊條件。
3、對相對人實施行政違法行為的追究,應在追究的有效時限以內。
(三)程序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程序作了嚴格明確的規定。違反程序就是違法。應著重作好以下六點:
1、要符合法定的程序種類。
2、要符合行政處罰有關調查、聽證的規定。主要包括調查人員兩人以上,認真做好書證、物證等取證工作。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不得進行執法調查、聽證,調查人員不得主持聽證等。
3、要符合法定的步驟。
4、要符合法定方式。
5、要符合法定的形式。不論適用哪一種處罰程序均應有一定的法定形式。要統一使用山東省農業行政執法文書,并編號、備案,這樣文書的格式才能符合法定的要求。
6、要符合法定的時間要求。行政處罰程序中對各階段的時間要求非常嚴格,必須認真掌握好。
(四)適法無誤。
1、法律法規的選擇必須合法有效。為了適應國際慣例,國家對部分農業法律法規進行相應的修改或新規定,必須執行最新法規,及時禁用被廢止的法規條款。
2、法律法規的適用必須確切具體、全面充分。
3、使用法規的規范條款,必須防止技術性錯誤。既在行政執法文書的起草、抄寫、打印和校對環節,必須認真審查,尤其是在時間、證據、程序等方面要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決定要合法,“程序合法,內容也要合法”。
(五)公正合理。農業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必須做到“公正合理”,實施行政處罰的核心是防止處罰顯失公正。要把握好以下兩個方面:
1、掌握好“一事不再罰”和“處罰從輕、減輕和免除處罰”的原則。
2、防止濫用職權,要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是防止濫用職權的措施之一,是將由幾個分別承擔農業行政執法單位(組織)的處罰權統一由一個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減少行政處罰權分散造成的扯皮現象,避免不必要的輪番檢查、重復處罰的問題。
對于行政警告的適用,是需要由行政機關根據有關違法事實的情況來進行處理的,被行政警告說明肯定是存在違法的行為的,相關情況是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具體情況下要根據違法事實后果和造成的惡劣情況來進行處理。
可以報警
如果生活中遇到被威脅恐嚇的行為是可以進行報警的,公安部門會根據情節嚴重程度進行立案處理,情節較輕的會進行拘留或罰款,更嚴重者涉及刑事罪名則會受到相應的刑法處置。
受到別人發信息威脅或者挑釁是否可以報警
被人發恐嚇短信可以報警。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