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權益受到侵害,該向哪些部門申訴?
1. 婦女可以撥打維權熱線或聯系全國婦聯法律幫助中心進行申訴。
2. 在申訴書中,除了詳細說明單位違反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行為外,還應明確提出具體的請求,例如要求單位改正錯誤和給予經濟補償等。
3. 收到申訴書后,受理申訴的部門應在3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
4. 如果調查證實女職工的勞動保護權益確實受到侵害,相關單位負責人及其直接責任人員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接受行政處分。
5. 同時,單位還需被責令向受害女職工提供合理的經濟補償。
女職工主要享有哪些勞動權益
女職工主要享有的勞動權益為:
1、男女同工同酬;
2、錄用職工時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3、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
4、用人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和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其他。
如果遇到女職工的權益被侵害,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
1、女職工勞動保護的權益受到侵犯時,有權向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或者當地勞動部門提出申訴。
2、對侵害女職工勞動保護權益的單位負責人及其直接責任人員,其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并責令該單位給予被侵害婦女合理的經濟補償;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依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女職工受保護的權益是非常多的,包括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等。
法律依據: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條
女職工在孕期不能適應原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夠適應的勞動。
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并應當在勞動時間內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女職工受到侵害怎么辦?
女職工的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要求用人單位予以賠償。若是雙方無法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女職工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女職工權益受到侵害該怎么辦
當女職工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向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或當地勞動部門提出申訴。相關部門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30日內應作出處理決定。若女職工對處理決定有異議,可在收到決定書后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訴和訴訟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有效途徑。
女職工在職場中遇到侵害權益的情況并不罕見,這包括但不限于性騷擾、工資不平等、工作環境不安全等。遭遇這些問題,女職工應采取積極措施維護自身權益。首先,及時向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或當地勞動部門申訴是必要的。這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并促使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相關部門收到申訴后,會進行調查并作出處理決定。處理決定應明確指出問題所在,并提出解決措施。若女職工對處理結果不滿,可以申請復議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律途徑,女職工可以爭取到公正的解決方案。
訴訟過程中,女職工需要準備充分的證據,包括與侵害行為相關的證據、申訴過程記錄等。這有助于證明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為案件的勝訴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女職工可以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確保訴訟過程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保護女職工權益,不僅是對個人權利的維護,也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面對侵害權益的情況,女職工應勇敢站出來,利用法律手段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益。通過申訴和訴訟,女職工可以為自己爭取到公正的對待,同時也為推動職場性別平等和公正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推薦:
行政制裁分為三類對嗎(行政制裁分為三類對嗎)
勞動仲裁訴訟的程序(勞動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流程)
進行工傷鑒定多長時間(工傷鑒定的最合適時間)
工資拖欠不發怎么辦(公司一直拖欠工資不發怎么辦)
勞動工傷鑒定十級標準(工傷鑒定10級12條標準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