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訴訟案的立案標準
虛假訴訟案的立案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致使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干擾正常司法活動的;
2、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實做出裁判文書,制作財產分配方案或者立案執行基于捏造的事實做出的仲裁裁決、公正債權文書的;
3、多次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的;
4、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實采取財產保全或者行為保全措施的;
5、曾因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被采取民事訴訟強制措施或者受過刑事追究的;
虛假訴訟案件的受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報案或舉報。
2、審查和調查。
3、立案條件。如果審查和調查結果表明存在虛假訴訟行為,且符合立案條件,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立案。
4、立案程序。如果初步判斷滿足立案條件,將進行立案處理。
5、法律后果。
綜上所述,虛假訴訟案的立案標準主要依據行為人是否采取了捏造事實的行為,并且該行為是否已經妨害了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這些標準旨在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誠信建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七條
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第一款行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經偵大隊對虛假訴訟立案標準
法律分析:在通常情況下,行為人進行虛假訴訟是以“捏造事實”、偽造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來欺騙司法機關。
虛假訴訟罪中的訴訟限定為民事訴訟,行為人向仲裁機構提起虛假仲裁的行為,不適用該罪規定。這里的民事訴訟,指的是完整的民事訴訟流程,包括起訴、立案、開庭、審判、審判監督、執行等程序。行為人除了向法院提起虛假訴訟外,還可能利用偽造的判決書、公證文書、仲裁裁決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這在本質上也是對法院正常司法秩序的一種破壞,同樣也有可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也應當按照虛假訴訟行為論處。普通的詐騙罪由刑事偵查局管轄,而信用卡詐騙、合同詐騙等詐騙案由經偵部門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虛假訴訟的立案標準有哪些
虛假訴訟的立案標準涉及行為人以虛構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其行為妨害司法秩序或嚴重侵害他人權益。立案依據在于行為是否導致以下情況出現:法院基于虛構事實采取財產或行為保全措施;干擾司法活動正常進行;法院基于虛構事實作出裁判、分配方案或執行基于虛構事實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頻繁使用虛構事實提起民事訴訟;曾因虛構事實提起訴訟而被采取強制措施或刑事追究;以及其他妨礙司法秩序或嚴重侵害權益的情況。
針對虛假訴訟行為,依據《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行為人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處以罰金;情節嚴重者將面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實施此類行為時,對單位進行罰金處罰,同時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依照上述規定處罰。若行為導致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或逃避合法債務,并構成其他犯罪,將按照較重的處罰規定從重處罰。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此類行為時,將受到更重的處罰,并在構成其他犯罪時,同樣適用較重的處罰規定從重處理。
相關推薦:
公司有債主可以注銷嗎(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處理原則)
被治安拘留可以保釋嗎(治安拘留可以保釋嗎 大約需要多少錢)
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
清算組成員怎么組成的(清算組成員如何產生)
遣散遣散賠償(遣散費的賠償標準新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