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詐騙找哪個部門
中介詐騙可以找公安部門報案處理。
一、明確答案
中介詐騙是一種違法行為,主要涉及欺詐和虛假宣傳。針對這種情況,受害者應當及時向相關政府部門報案,以維護自身權益。
二、詳細解釋
1. 公安部門的職責
公安部門是維護社會治安的主要力量,負責處理各類違法犯罪案件。中介詐騙涉及欺詐行為,屬于公安部門的管轄范圍。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提供相關證據,協助公安機關調查取證。
2. 工商部門的角色
工商部門負責監管市場主體的經營活動,包括中介機構。如果中介詐騙涉及到虛假宣傳、違規經營等行為,受害者也可以向工商部門投訴舉報。
3. 報案流程
受害者報案前,應收集相關證據,如合同、收據、聊天記錄等。然后前往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填寫報案材料。公安機關會展開調查,如查實中介存在詐騙行為,將依法處理。
4. 預防措施
為了避免中介詐騙,受害者應提高警惕,謹慎選擇中介機構。在選擇中介機構時,應查看其資質證明、業務范圍等信息。同時,要簽訂合同并保留相關證據,以便在出現問題時維權。
以上內容是關于“中介詐騙找哪個部門”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對受害者有所幫助。面對中介詐騙,要及時報案并保留證據,以便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同時,也要提高警惕,做好預防工作,避免再次受到類似欺詐。
被中介公司騙了4000元,報警能立案嗎
詐騙4000元,已達到詐騙罪刑事立案標準,依法會追究刑事責任判刑的。具體量刑多少,請查詢犯罪地省市具體量刑標準。
法律依據: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短信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并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于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中介吃差價屬于詐騙嗎
中介吃差價屬于詐騙。
中介吃差價屬于詐騙嗎中介吃差價是否屬于詐騙,要看是否滿足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吃差價實質是不法房產中介采用欺詐的手段訂立合同,非法獲利,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只要中介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并且騙取公私財物的數額達到了3000元以上的,那么就算是詐騙罪。
詐騙立案必須滿足的條件包括:
1、有犯罪事實,即已經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律,構成了犯罪,這種犯罪事實已客觀存在,非主觀臆斷;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需要依法給予刑罰處罰;
3、屬于自己管轄,公安機關只能管轄法律規定的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不是法律上規定的,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不能立案。詐騙罪的犯罪數額累計計算,每次詐騙數額不足3000元,但累計詐騙數額達到3000元的,即構成詐騙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沒有達到數額較小,沒有達到1000元,尚不構成詐騙罪,但是違反社會治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5~15日拘留,可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綜上所述,中介靠吃差價哄抬房價,是房價高升的元兇,于是出臺政策嚴厲禁止中介吃差價,鼓勵房主撕毀中介合同、公開反悔,要回差價。在目前競爭激烈的房地產中介市場中,僅靠提供交易雙方的信息催成交易已不能在房地產中介市場中生存,所以幾乎所有的中介就只能用自有資金將房源固定下來,然后既使不能親自售出,也能與其他中介合作而分享中介服務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條
中介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托人如實報告。
中介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遭房產中介欺詐如何維權
如發現房屋中介涉嫌欺詐,當事人可向所在地房管部門投訴或報案,由政府部門依法進行處理。若決定向法庭提請訴訟,還可請求賠償因欺詐所遭受的經濟損失。無論采取何種方式維權,均應秉持合法合理原則。若相關行為涉嫌犯罪,公安機關將立案偵查并追究其法律責任;即便僅屬違法行為,亦會受到相應處罰。【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相關推薦:
房屋違章搭建怎么處理(小區業主違章搭建該怎么辦)
一房二賣刑事(一房兩賣如何量刑法律規定)
鐵路合同賠償(鐵路合同毀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轉租房子賠償(轉租的房子出了問題誰負責)
承攬加工賠償(加工承攬合同違約責任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