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了可以撤銷嗎
已經立案的案子在有些情形條件下是可以撤銷的。
1、已經立案的案子在有些情形條件下是可以撤銷的;
2、如果案件被撤消,就沒有案底,如果沒有發現新的證據證明該案件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公安局是不會再起訴的;
3、檢察機關在辦理直接受理偵查的刑事案件,對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告人,可以決定撤銷案件。
立案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如下:
1、具有犯罪事實即已經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律;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需要依法給予刑罰處罰;
3、屬地管轄公安機關只能管轄法律規定的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
一般立案后,案件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開始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審理;如沒有犯罪事實,或者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則不予立案。
希望以上問題能對您有所幫助,若還有其他法律問題請你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依法不追訴原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已經立案了還能撤案嗎
在法律體系下,立案后的案件是否能撤銷,其答案取決于諸多特定條件。
一般而言,若涉及到刑事案件,公訴方須滿足特定法定條件如無犯罪事實、超過追訴時效等,才能由偵查機關或檢察機關決定撤案。
對于民事案件,原告有權利申請撤訴,但需經過法院審查批準。
若案件處于審理階段,原告不出席庭審或未經允許提前離場,亦可視為自動撤訴。
因此,立案后撤案與否,需全面考慮案件性質、具體情節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多方面因素。
公安立案后能撤案嗎
一般情況下是不能直接撤案的。
但根據具體情況和法律規定,有時可以存在一定的撤案可能性。撤案通常需要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經過一定的程序和審批流程。
一、公安立案的意義與程序
公安立案是公安機關依法對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進行初步調查,并決定是否正式開展偵查活動的過程。一旦立案,意味著公安機關已經認定該案件具備了一定的犯罪事實和證據基礎,需要進行深入調查。
二、撤案的可能性與條件
雖然公安立案后通常不會輕易撤案,但在以下情況下,撤案的可能性會存在:
1.證據不足或事實不清:如果經過初步調查,發現案件證據不足或事實不清,無法證明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實,公安機關可能會考慮撤案。
2.犯罪嫌疑人死亡或喪失刑事責任能力:在犯罪嫌疑人死亡或喪失刑事責任能力的情況下,公安機關可能會根據法律規定,對案件進行撤案處理。
3.案件涉及國家秘密或政治敏感: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果案件涉及國家秘密或政治敏感問題,公安機關可能會根據上級指示或法律規定,對案件進行撤案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撤案并不是隨意可以進行的,必須遵循法定程序,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公安機關在決定撤案前,需要對案件進行全面審查,確保撤案符合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
三、撤案的程序與要求
撤案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公安機關內部審查:公安機關內部對案件進行全面審查,評估撤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2.提交撤案報告:經審查認為可以撤案的,公安機關需要向上級公安機關或相關部門提交撤案報告,說明撤案的理由和依據。
3.上級審批:上級公安機關或相關部門對撤案報告進行審批,決定是否同意撤案。
4.通知相關當事人:撤案決定作出后,公安機關需要及時通知相關當事人,并說明撤案的原因和法律依據。
綜上所述:
公安立案后,撤案的可能性存在,但必須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經過嚴格的程序和審批流程。公安機關在決定撤案時,需要全面考慮案件的證據、事實、法律等因素,確保撤案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
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并且通知原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
經過偵查,發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
(一)沒有犯罪事實的;
(二)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三)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四)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十九條規定: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
相關推薦:
離婚申請簽證(離婚后團聚簽證有效嗎)
立案有證明嘛(法院立案證明怎么開)
再審立案容易(再審立案容易嗎)
刑事證據物證(刑事證據種類中的物證是什么)
一千塊錢立案(一千多塊錢能立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