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最有名的小吃
章魚小丸子,烤冷面
北市一街和中街老邊餃子
正陽街馬家燒麥和李連貴熏肉大餅
沈陽路那家館白肉血腸
南五馬路老山記海城餡餅
長興街楊家吊爐餅、雞蛋糕
太原街老四季抻面館
南五馬路沈陽御膳酒樓和新世界大酒樓的滿漢全席
北一馬路沈陽風味樓的風味小吃
黃河南大街樂山大飯店的遼菜
黃河南大街小木屋的金絲餅
黃河南大街八角樓的粵菜
西塔街吉路的韓式風味
長江南路的都市
黃河南大街韓式餐飲的太極
昆山中路的遼寧海外風味餐廳
南京北街紅房子的法式西餐
北站路的南美巴西窖烤
市府大路朝聚的朝鮮料理
海馨龍宮
大南街慈懷齋素菜飯莊的素食菜肴
和平北大街楓祥和的劉記脆皮雞
西順城街的江東酒店
市府大路的藝鄉園
南京街的天天漁港
文化路龍海樓
朝陽大街的路園
盤錦路的三合盛包子鋪
小什字街天源巷的寶發園名菜館
西塔大冷面
大清花餃子
到處都有的三千里燒烤和雪岳山燒烤
中街興隆大家庭的小吃一條街
中街向西走600米左右到小西門,胡同口的"小毛頭"爆米花
小北手機市場往南150米路的東韶山沖,醬板鴨、尖椒雞蛋
十一緯路漢高祖狗肉館的狗肉還有狗肉湯燒餅
寧山中路的平壤館
小津橋附近韓都燒烤
吉祥市場附近的“串”
二經街附近的水煮魚館
歌仙對面的廣平飯莊,鍋塔豆腐
遼展飯店附近老媽蹄花
五愛旁邊的小南屯兒
熱鬧路橋邊的農家菜館
大舞臺附近的溜兒小火鍋店
陸軍總院對面的好萊塢
歌仙對面燉肉
廣宜街京福華肥牛的墨魚丸
仁記/唐朝的鮑魚魚翅
洪記/興隆軒的餃子
國府/梅園的肥牛
總統大廈東邊的路向北走,碗碗香
五里河市場馬家雞架
于洪城郊馬貝二飯店
中山廣場,快樂迪附近,烀餅
中街胡同里的千日紅
大東副食后市場里的張久禮燒雞
岐山路又家紫竹子母火鍋
八經街甫亭閣的魯菜
巖明的火勺
大二環東北方的全羊湯
遼大門口的小紅帽燒烤
五一商店附近華夏家鄉風味殺豬菜
五愛市場西區老字號的關東長樂包
大西路和奉天街交匯處papa's文化餐廳
中山廣場挨著招行重慶烏江魚
新華廣場西路口50米新華園骨頭館
泰山路四方園麻辣燙
沃爾瑪南面的胡同里新疆烤全羊和囊
萬豪和喜來登中間的路口里小背簍、黃金豆、蜀香園
電臺旁邊的阿叉、一脈香川菜館的水煮魚和夫妻肺片、國華烤肉的冷面
南塔街老順口酒家的菌菜
西塔朝鮮族醫院斜對面的百帝園,紅燒牛尾、烤牛排和生魚片
沈陽小土豆的小土豆和家燉黃魚
西塔景福宮的生吃八爪魚
西塔的張師傅參雞湯
方形廣場的奚記麻辣涮肚和麻辣燙
西關金色時代樓下的西關燉菜館
1、北行華藝音像店旁邊“紅櫻桃青菜館”的“瓢香土豆泥”,印度飛餅,飄香豬血。
2、遼寧大學小東門外的“好口味”里面做的“新疆羊腿”。
3、醫科大學南門,華盛回民小吃,很不錯哦,尤其是羊雜湯,真是美味啊,還很便宜。
4、三好加油站附近有一家“川流不息”川菜館不錯。
5、容麼麼烤串家外家的蔥油餅,全家會,很好吃。寧山路,北行附近的龍翔冷面。
6、萬豪往西走100多米,有家黃金豆海鮮排檔不錯。
7、鐵百后面蔚山拌冷面巨好吃啊。
8、靜園茶樓對面,有一家串店,晚上四點開門,去晚了得排隊,最好吃的就是他家的麻辣
龍蝦尾。
9、沈陽音樂學院后門的小巷里有家馬家雞架。
10、陳火鍋可是遍布沈陽好多地方。馬路灣11緯路有一家、在路南;電臺南還有一家;不過強烈推薦:北行碧塘公園旁邊的那家陳火鍋,因為這家規模比較大。等位置不用等2個小時。11、忽餅,中山廣場附近那家最正宗。還有八一劇場胡同里的川媽媽火鍋,很好吃。
12、鐵西有家酷老太太狗肉不錯,還在午夜陽光附近開家分店呢.狗肉大排是那里的主打菜。13、體育學院旁邊有家奧凱,熏醬一絕。、
14、兒童醫院附近有家小飯店叫老八件,里面很多菜都很有特色,而且好吃不貴。他家燒得獅子頭,最好吃的。
15、東大正門入口有家蜀香魚府,里面的毛血旺是我吃過最好吃的。
16、詹記香辣蟹,去吃絕對值得。
17、洲際酒店的隆巴蒂意大利菜,很正宗。4個人去,點一品紅酒200多,可以省下飯錢。
18、鳳凰飯店的拉提那,全國只有四家,正宗的巴西烤肉--68/位加15%服務費。
19、凱賓斯基的德國菜和啤酒很不錯,288/位可以大吃特吃。
20、十一緯路流浪者酒吧,做三明治,和炸薯條很不錯,東西便宜,環境好。
21、韓都的烤肉還是不錯的,但比北航的青瓦臺貴,沒錢去青瓦臺吃。
22、成都酒家的川菜都很好,還不貴,推薦五香牛肉干,梅菜扣肉等等。
23、玫瑰酒店后身有一個 韓國泡菜館(小,只有6張桌子 基本去吃的都是回頭客 地方有些偏僻不大容易被發現) 石鍋拌飯和大醬湯飯都不錯。
雞架絕對是沈城特色
名佬麻辣燙
分明是雞架 你這倆也不是沈陽的
沈陽美食介紹
1、老邊餃子
歷史悠久,據說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已經成為沈陽當地的老字號美食之一。沈陽的老邊餃子館在全國都非常有名,來到這里一定要好好嘗嘗,它用料好,餡料是用特制的湯煸做的,吃起來口味醇香,鮮美可口。
2、殺豬菜
在東北地區,很普遍的一種特色菜肴,殺豬菜源于東北農村,從前,農村人殺豬之后把豬肉切成大塊放進鍋里,加水,然后放上酸菜、血腸一起燉。殺豬菜是地道的傳統風味,現在的殺豬菜在口味上有了很多的創新,更受歡迎了。
3、鍋包肉
作為一道經典東北菜,傳統的做法用的豬里脊肉,將里脊肉腌制一下,然后裹上面衣下鍋炸,成菜色澤金黃,沈陽鍋包肉和一般用糖醋汁醬料做的鍋包肉比起來更加的香酥可口,也更地道。
4、李連貴熏肉大餅
在沈陽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是當地的特產小吃。李連貴熏肉大餅用料講究,熏肉用10多種中藥熬煮成,煮成的熏肉很入味,香而不膩,大餅是用豬肉的湯加上面粉做的,所以他家的肉餅不管熏肉和大餅都很好吃,外酥里嫩,成為了沈陽特色小吃之一。
5、沈陽回頭
一種清真小吃,一般在沈陽街頭銷售,歷史悠久,在當地是不得不吃的一種美味。將上等的面粉做成面團,然后將劑子按扁、搟平、抽薄、上餡,把包了餡兒的面卷折成長方形,色澤金黃,口味酥香。
沈陽美食排行榜前十名的有:熏肉大餅、小雞燉蘑菇、沈陽回頭、老邊餃子、白肉血腸、吊爐餅、鍋包肉、馬家燒麥、咸魚餅子、殺豬菜。
1、熏肉大餅
是一款吉林省的特色傳統名點,主要原料有鮮豬肉等,這道食品其特點是熏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濃,色澤紅;大餅色黃清香,里軟外酥層次多。
熏肉選用鮮豬肉,用溫堿水涮凈,在清水中浸6-10小時,然后切成方塊放入老湯中煮熟,再加紅糖熏制。大餅用肉湯食鹽和調料加入面粉中和成酥軟面團,醒面時間稍長,搟片抹油,重疊復搟幾次,烙制成餅。其特點是熏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濃,色澤紅;大餅色黃清香,里軟外酥層次多。
2、老邊餃子
是沈陽馳名的傳統風味食品,其子邊德貴在繼承父業的基礎上摸索出燙煸餡的辦法,系將肉餡用油煸之后再放入骨湯里煨好,使原收縮的肉餡松散味美,易于消化。以精粉為皮,包餡而成,可蒸、可煮、可煎、可烤,有幾十個品種,皮薄餡飽,鮮香味美,油潤不膩。
由于它風味獨特,因此很快名聲大振,建國后在黨史和政府的關懷下,經后人的不斷創新,使其質量大大提高,成為沈陽市聞名遐邇的傳統風味小吃。
3、白肉血腸
滿族傳統食品,普遍為各族人民所喜愛,又是城鄉居民殺年豬之后,宴請親友的一道主菜,其全稱應該是“酸菜燉白肉血腸”。
白肉血腸名聞東北的地方菜,豬肉、血腸為主要原料,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血腸脆嫩綿軟,熱湯鮮香味醇,作料五味俱全,膾炙人口,馳譽吉林食苑已有幾百年歷史。
4、老邊餃子。老邊餃子歷史悠久,據說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沈陽當地的老字號美食之一。沈陽的老邊餃子館在全國都非常有名,來到這里一定要好好嘗嘗,它用料好,餡料是用特制的湯煸做的,吃起來口味醇香,鮮美可口。
5、殺豬菜。在東北地區,殺豬菜是很普遍的一種特色菜肴,殺豬菜源于東北農村,從前,農村人殺豬之后把豬肉切成大塊放進鍋里,加水,然后放上酸菜、血腸一起燉。殺豬菜是地道的傳統風味,現在的殺豬菜在口味上有了很多的創新,更受歡迎了。
沈陽美食 老邊餃子
沈陽美食老邊餃子歷史悠久,清道光八年,河北河間府任邱縣邊家莊,有位叫邊福的生意人來沈陽謀生,在小津橋搭了間馬架房,立號“邊家餃子館”。沈陽美食老邊餃子制作精心,風味獨特,以“水煸餡蒸餃”深受人們喜愛。
沈陽美食 白肉血腸
沈陽美食白肉血腸,是從古代帝王及族長祭祀所用祭品演變而來,清代遼寧沈陽和吉林開設的白肉館,都兼營血腸,沈陽美食“白肉血腸”也成為遼寧和吉林兩省特有的滿族傳統名菜。沈陽美食白肉血腸的特點是:肉香滿口,鮮而不膩,紅白相間,色彩艷麗。
沈陽美食 老山記海城餡餅
沈陽美食老山記海城餡餅是沈陽市傳統風味小吃,由毛青山于1920年創始于遼寧海城縣城火神廟街,1939年遷到沈陽。沈陽美食海城餡餅,溫水和面,選豬、牛肉為鴛鴦餡。沈陽美食海城餡餅取香料十余種煮制,蔬菜餡,隨季節變化,選豆牙、韭菜、黃瓜、青椒、南瓜、芹菜、白菜等配制,使餅餡葷素相配,濃淡相宜,高檔品還以魚翅、海叁、大蝦、干貝、雞肉調餡,其味道更是鮮美無比。
沈陽美食 李連貴熏肉大餅
沈陽美食沈陽美食李連貴熏肉大餅于1842年創制,創始人李連貴得老中醫指點,承襲了其祖傳的中藥熏肉秘方。在老人的指導下,李連貴對配藥、選肉、切肉、養湯、和面、火候等工序進行了潛心研究。
沈陽美食熏肉大餅的熏肉選用鮮豬肉,用溫堿水洗凈,在清水中浸6-10小時,然后切成方塊放入老湯中煮熟,再加紅糖熏制。熏肉色澤棕紅、肥而不膩、熏香泌脾。
沈陽美食 馬家燒麥
沈陽美食馬家燒麥是沈陽市著名的清真風味小吃,已有180多年的歷史,享譽沈陽地區。上無花穗,封口露餡不干,猶如含苞待放的牡丹。這也是沈陽美食馬家燒麥與眾不同之處。上籠蒸熟后,色形美觀,香味撲鼻。產品特點:皮薄光亮,筋道柔潤,鮮嫩松散,味道醇香。
沈陽美食 朝鮮族西塔大冷面
沈陽美食西塔大冷面屬朝鮮特色風味,是現壓冷面,用料味面粉加淀粉合成,現擠現壓在沸水中,撈起配上特殊熬制的冷面湯,由個人口味,灑上特制的辣椒粉。
沈陽美食 朝鮮族打糕
沈陽美食朝鮮族打糕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狀,中間夾豆沙餡,加上白糖制成,香甜可口。
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是全國最負盛名的風味名牌食品,至今已有170年的悠久歷史,生產的老邊餃子素以皮薄餡大、鮮香味美、濃郁不膩、松軟易嚼而馳名中外。老邊餃子經過幾代名師的精心研制,現已發展成為海鮮類、肉類、素餡類等不同做法制成的老邊餃子100多種,并研制成型各種不同檔次的餃子宴。老邊餃子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是選料講究,制作精細,造型別致,口味鮮醇,它的獨到之處是調餡和制皮。
“老邊餃子,天下第一”這是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于1981年來沈陽演出時親臨品嘗后,揮毫寫下的條幅。老邊餃子那叫名不虛傳,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素以皮薄餡大、造形別致、口味醇正在沈陽城餃子類食品中拔尖。
老邊餃子的創始人叫邊福,1829年從河北遷居來沈,剛開始時,只在小津橋附近搭了一個非常簡易的俗稱“馬架子”的小攤床,邊做邊賣,店號為“邊家餃子館”。到了1870年,邊福的兒子邊得貴子承父業將“老邊餃子”進行了“技術提升”,經過一翻專研,邊德貴將普通的煸餡改為湯煸餡,使之松散易嚼,味道鮮美,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特有風味。從此“老邊餃子”一炮打響,成了眾人皆知的美食。1940年,老邊餃子第三代傳人邊霖將老邊餃子遷到了當時沈陽最熱鬧的北市場,一下子就讓“老邊餃子”揚名全東北。老邊餃子不但飲譽全國,而且馳名海外。來到沈陽一定要品嘗老邊餃子。老邊餃子館在沈陽
沈陽李連貴熏肉大餅,始創于1842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當時開設在吉林省梨樹縣,立號興盛厚,主要經營醬肉、大餅和酒類。由于李家的醬肉干凈、爛乎、濃香,大餅柔軟、層清、酥香,因此在梨樹鎮常是座上客滿,門庭若市,深受群眾歡迎。1937年,李連貴之子李堯到吉林省四平市開
設分號。解放后,1950年,李堯子李春生繼承祖業,背著一壇老湯,把李連貴熏肉大餅遷到東北重鎮沈陽,生意紅火。從此,李連貴熏肉大餅就在沈陽扎根,成為沈陽地區馳名的獨特風味。為了保持李家熏肉大餅的傳統特色,李春生在制作和選料上一絲不茍。他選豬肉時,不用血脖、小肚,專用前槽到肋間不肥、不瘦,肥瘦相間帶皮的新鮮豬肉,然后用溫水加堿涮洗干凈,并放入清水中浸泡6,10小時,以清除血污腥臊,然后切成方塊放入鍋中燉煮。夏秋季節,還加放茴香,以使醬肉更加鮮美味濃,同時將延續老湯倒入,用旺火燒開以微火熳燉,使肉塊上下翻動,及時撇出浮沫,待肉塊熟透時撈出,瀝凈油份,晾于熏鍋中加紅糖熏制而成。大餅用肉湯食鹽和調料加入面粉中和成酥軟面團,醒面時間較長,搟片抹油,重復搟幾次,烙制成餅。其特點是熏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濃,香澤紅;大餅色黃清香,里軟外酥層次多。現繼任中國烹飪大師、沈陽市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沈陽李連貴熏肉大餅餐飲中心李富洲總經理,繼續發揚傳統工藝將熏肉藥料發展為12種,根據現代口味將甜面醬重新配制,并以蓮子蛋花湯調劑口感,味道更佳。“沈陽李連貴,熏香又美味”;“大餅卷熏肉,越吃越沒夠”成了老百姓的順口溜。
1913年由河北人楊玉田到吉林洮南創制,當時立號為楊餅。由于楊家大餅店生意興隆,經營不斷擴大,于解放后1950年來沈。為了改進單一的經營品種又增添了帶雞絲花帽的雞蛋糕。從此楊家吊爐餅、雞蛋糕揚名于東北各地。楊家吊爐餅,用溫水和面,水的溫度和用鹽量隨著季節變化而增減。餅片搟好后,上炭爐烤制,上烤下烙,全透出爐。成品形圓面平,呈虎皮色,層次分明,外焦里嫩,清香可口。雞蛋糕,用肉末、鮮蘑、木耳、海米烹制,添湯勾芡,澆于雞蛋糕上,呈花帽形,然后將雞肉撕成細絲置于上端,吃餅佐之,別有風味。鹵鮮糕嫩,清香醇厚,再佐以辣椒油、蒜泥食用,更是錦上添花,風味獨特。
沈陽回頭
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姓金的一家人在沈陽北門里開設燒餅鋪謀生。因為經營不善,生意一直不好。一日正值中秋節,生意更加蕭條,時至中午尚不見食客上門,店主茫然,遂將鐵匣內幾枚銅錢取出,買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餡,將燒餅面搟成薄皮,一折一疊地包攏起來,準備自家過節食用。這時,從外面忽然進來一位差人,進店見鍋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一經品嘗,品味甚佳。這位差人當即告訴店主,再烙一盒送往館驛,眾人食后齊聲叫絕。此后,這種食品一時名聲大振,官民爭相購買,生意日趨興隆,故而取名“回頭“。
百年老店協順園,以其特色招牌菜回頭而聞名,歷經幾代傳承發展,協順園回頭館已經成為沈陽美食的象征之一。
壇肉文化,一直是東北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清朝,清太宗改沈陽為“盛京”,將滿族的壇肉文化帶入,盛京壇肉就開始在沈陽盛行,其也成為宮廷節日必備美食。
盛京美食佳壇肉館傳承人,熱衷于中國美食文化的保護,其傳承中國傳統廚藝,完完全全的保留滿族的壇肉的做法,“瘦肉不柴、肥肉不膩,口味上乘,富含營養”,是最地地道道的東北壇肉。90年代初期,第一家盛京美食佳壇肉館在和平區八一公園南門小吃一條街里的鐵亭子。就極其紅火,幾十個人排隊只為吃一份壇肉米飯。吃后都紛紛翹手稱贊!為了傳承盛京壇肉,盛京美食佳傳人,近年來深度調查走訪東北壇肉的各大名家,學習研發,終于讓失傳百余年之久的“中華第一壇”,經典壇肉做法再度走入民間,讓御用壇肉成為百姓人人都能享用。如今增添了很多有特色的菜系:盛京壇肉,燉酸菜,麻辣干豆腐,蒸豬血,四喜丸子,秘制青魚,自灌血腸,紅燒肥腸頭,各種炒菜燉菜,大米小豆飯等多種菜品,堪稱一絕。
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皇宮中的御膳房精選五花三層肉和瘦肉,切成六分見方的肉塊,均勻整齊。煸炒后加青蔥、老姜、腐乳汁等各種調味,并放入御膳房殿前的專用大壇用文火細燉。皇上甚愛之,原汁原味的盛京壇肉由此得名。
據說皇上吃慣宮中盛京壇肉的做法,讓御膳房研究新口味壇肉做法,這讓御膳房廚頭頭疼不已,后聞民間有一年輕人,壇肉做的是一絕,民間稱他為盛京第一壇。廚頭親自重邀,請來為皇上做壇肉。
皇上吃過他做的壇肉,連連叫及絕,稱為 天下第一美食,召見年輕人賜為皇室御廚,特賜天下第一壇的美名。后人續記,后來,制作該壇肉的御膳房廚師因老家母親病故,欲回鄉守孝三年,特向皇上請辭,皇帝甚是難舍,有感而發道:百行孝為先,而汝之壇肉亦為天下一絕,爾甚孝,特賜汝為天下第一孝。汝肉壇為孝壇。后人對此故事多為傳頌,后來,民間又興起了忠壇和禮壇兩種壇肉之說。
簡而言之,天下第一壇是盛京壇肉最富盛名的一種做法,是盛京壇肉的代表。
盛京壇肉擁有百余年歷史,是最富特色的東北美食。作為盛京壇肉的傳人,盛京美食佳嚴格遵循傳統滿族工藝,本著“傳承文化,以人為本”的品牌理念,打造成為最正宗的東北壇肉,為廣大顧客帶來最健康,最美味,最內涵的東北美食。
盛京美食佳將“開拓創新,自強不息”作為品牌發展的核心精神,不斷的學習和豐富自身的美食文化和內容,為客戶帶來多樣化的美食體驗。
盛京美食佳注重品牌發展,積極推行“健康環保,關愛環境”的品牌原則,關注中國發展,并致力于中國發展企業改革的大潮流中,以“成為與中國新時代共進步的新型美食品牌”作為自身品牌的信仰。
近幾年來,盛京美食佳積極收集客戶反饋信息,隨著時代而進步,不斷的創新,營造最適合消費者的產品。正是盛京美食佳這樣人性化,科學化,傳統經典化的文化內涵,給品牌發展源源不斷的注入能量,促使品牌快速發展,成為美食行業的佼佼者。
馬家燒麥,是沈陽地區特殊風味的回民小吃。早在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馬春開創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當時沒有門市,只是以手推獨輪車來往于熱鬧街市,邊做邊賣。由于馬家燒麥選料嚴格,制作精細,口味好,造型美觀,所以深受群眾歡迎。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馬春之子馬廣元在小西門攔馬墻外開設了兩間簡陋的門市,立號馬家燒麥館,此后營業繁忙,遠近聞名。后幾經變遷,1961年才最后坐落在小北門里,即現在的馬家燒麥館,由馬氏后裔第五代的馬繼廷擔任技術指導。馬家燒麥的獨到之處:用開水燙面,柔軟筋道,用大米粉做補面,松散不粘,選用牛的三叉、紫蓋、腰窩油等三個部位做餡,鮮嫩醇香。制餡要求嚴格,須將牛肉剔凈筋膜然后剁碎;用清水浸喂,加調料拌勻不攪,呈稀疏狀的“傷水餡“,攏包時不留大纓,形如木魚,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軟筋道,餡心松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猶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改革開放以來馬家燒麥在總經理、國家高級技師、國家級評委、丁福昌先生帶領下,連續榮獲沈陽市十佳“最佳風味”食品獎、遼寧省清真大獎賽“優質風味金獎”。同時享有“中華名小吃”、“沈陽市風味名品”和“風味名店”等眾多稱號。
朝鮮族西塔大冷面采用現吃現壓的制作工藝,口感柔韌、筋道、鮮辣爽口。西塔大冷面店跟去的大食堂似的在窗口自己換票自己端面,講話得扯開嗓子,不然肯定聽不見。“西塔大冷面”是沈陽最好吃的冷面了。西塔大冷面屬朝鮮族特色風味,是現壓冷面,用料為面粉加淀粉和成,現擠現壓在沸水中,撈起配上特殊熬制的冷面湯,由個人口味,灑上特制的辣椒粉。冷面剛中有柔,冷面剛中有柔,冷面湯冰涼爽口,冬令時節吃上一碗,涼到心底,暖在心頭;夏季來上一碗,除暑解渴。再加上點辣白菜,更是與眾不同。西塔大冷面店每天門庭若市,想享受一碗恐怕要派上一會兒隊才能吃上,口味確實不同,非常值得一去。在市府大路西塔最正宗。
在西塔赫赫有名的大冷面,無論春夏秋冬,人都非常多。吃的時候要放上一大勺辣椒面,味道才出來。再有就是朝鮮的拌菜了,各種小菜,都是下酒的。大部分人都喜歡將現煮出來的冷面,配上泡菜,一大匙辣椒面,白醋,一拌開然后開吃。尤其是和狗肉搭配起來一級棒。辣椒面和各種拌菜也很好吃,完全是口味取勝的菜館。
老山記海城餡餅是沈陽市傳統風味小吃,由毛青山于1920年創始于遼寧海城縣城火神廟街。毛氏名山,取其山字,立號老山記餡餅店,于1939年遷到沈陽。海城餡餅,溫水和面,選豬、牛肉為鴛鴦餡。取香料十余種煮制,取汁喟餡培其味。蔬菜餡,隨季節變化,選豆牙、韭菜、黃瓜、青椒、南瓜、芹菜、白菜等配制,使餅餡葷素相配,濃淡相宜,高檔品還以魚翅、海叁、大蝦、干貝、雞肉調餡,其味道更是鮮美無比。餡餅成品形圓色黃,皮面脆韌,餡心嫩爽,鮮香四溢。配以蒜泥、辣椒油、芥茉糊等蘸食,更加味美適口。備有八寶粥佐之,清爽可口,風味別樣。
坐落在沈陽故宮西側的那家館,以經營滿族菜肴白肉血腸聞名于白山黑水廣大地區。它的前身是原小河沿魁星樓附近的吉興飯店,主要經營東北地方菜肴,后來由于增添了白肉血腸,使這家飯店名聲大振。1872年,該店滿族廚師那吉有在大東門里開設了一家專門經營白肉血腸的餐館,立號那家館。由于他選料精,制作細,一絲不茍,聲譽越來越高。他的白肉,須用新宰殺的肥豬五花硬肋,以白水加調料,用急火煮沸,移小火氽透,膘肥不膩。他的血腸,須用新宰殺的豬血,加入適量清水和調料用新豬腸灌成,味道鮮濃。白肉血腸蘸以蒜泥、韭菜花醬或辣椒油等調料食用,味留齒頰,經久不散。特別是嚴冬季節,如配以酸菜絲在一起氽制,湯鮮菜脆,大有驅寒生暖之效。 1914年,那氏后裔繼祖業,將那宛館門庭重新修整,成為當時奉天風靡一時的著名餐館,達官顯宦經常出入。1931年日寇侵占沈陽,那家館營業日漸蕭條,趨于倒閉。那氏兄弟為保持祖業,將那家館遷到北京,解放后,政府為恢復東北這一獨特風味,于1957年又將年邁的那文貴邀回沈陽,使那家館重新開張。
宋家餛飩最早在和平區八一公園南門曾經極其紅火,幾十個人排長隊只為吃一碗餛飩,飯店夠風光了。宋家餛飩品種少而精,魚肉餡、海鮮餡味道獨特,餛飩都是現包現煮的。現在宋家餛飩在大南街另有分店了。
烤牛肉:將新鮮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醬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勻,另備醬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調味品分裝于小碗,炭火爐放于桌心,上放鐵箅子,用筷子夾肉片放在箅子上燒,蘸調料后食用,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打糕:打糕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狀,中間夾豆沙餡,加上白糖制成,香甜可口。
張久禮老人,原籍山東萊州。年少時家境貧寒,吃百家飯長大。十六歲那年,只身來到青島,跟人學徒。憑借那股韌勁和細心,早早地就練就了一套制作燒雞的本事。后來,隨著大批人流闖關東,在沈陽安了家,并找到了工作。1982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已過花甲之年的張久禮老人坐不住了。天生要強的他,為了讓家人日子過得更好些,就重新操起年輕時的行當---加工燒雞。剛起步時,張久禮老人只能帶著老家的幾名親屬在一塊廢棄的空地上,搭建起三間簡易房,就這樣一個臨時的小作坊就誕生了。雖然是小作坊,但張久禮老人卻絲毫也不放松對每一道工序的管理。從活雞到成品雞,嚴格按照七道工序逐一實施。配料足、雞煮得爛、香味直透雞骨。從燒雞的外形看,雞色金黃,雞身完整美觀,肉爛而形不散。把雞煮爛。重量就要降低,而且費工、費成本,對此,張久禮老人卻說:“做生意就是要講信譽,不能財迷心竅當奸商。”多年來,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大東門市場,那個最初用手推車當貨架,上面罩個玻璃柜的燒雞鋪,漸漸地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產品銷量也逐步上升,從最初的每天十幾只,到后來的每天幾十只,而今每天的銷量約在兩千只左右。一個個統一標識的張久禮燒雞專賣店印入了廣大消費者的視線。
大舞臺麻花原稱“張麻花”,是1926年張興德在臺安縣黃沙坨子村創始的。1941年張興德帶領全家來到沈陽,在小東門里開了個麻花作坊。不久其子張含余主持營業,1948年遷到大舞臺劇場附近,因其麻花別有風味,久而久之大家就稱其為大舞臺麻花了。 在老人們的記憶中,酥脆的大舞臺麻花是如今的美食無可匹敵的。最初,大舞臺麻花的售賣點擺在大舞臺西側的胡同口,后來隨著生意的紅火,大舞臺麻花開始有了自己的店鋪,不再擺攤售賣。附近的老人回憶說:“那會兒大家都是排隊買麻花,這麻花酥脆到什么程度?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根麻花拿起來不到半米掉到地上就碎了。”
與大舞臺麻花齊名的便是大舞臺油炸糕。它是由趙殿峰弟兄三人于1945年創制,外酥里軟、色正甜香,是深受顧客歡迎的一種名牌風味食品,因其在大舞臺附近出售而得名。
1989年,沈陽市燃料公司24歲的裝卸工劉新“不幸”下崗了。由于劉新是“烹飪能手”,為了維持生計,劉新夫婦傾盡所有,在太原街開了家冷面館。這家取名為林苑小冷面店的小店一開張,便以實惠、干凈、熱情吸引了八方來客。有一天,劉新在太原街上走時,聽到走在他前面的兩個人說:“到林苑吃小土豆去。”劉新開的是冷面店,他們卻說吃小土豆,這給了劉新很大啟發。他知道了他的“小土豆”很受歡迎。第二天,劉新就把林苑冷面店改名為“小土豆”醬菜館。
小土豆是東北地區的一種特產,它個頭比一般土豆小得多,而土豆的清香和營養價值卻比大土豆高得多。由于這個品種產量多,有很多人種植,細心的劉新慧眼識珠,立即瞄準了它。劉新四處走訪考察,收集民間烹調小土豆技術,去粗取精,細心琢磨,便利用多種藥材自行研究配制出了燉小土豆汁,并加進醬油、五花肉、香菜等進行燉制。“小土豆”這道菜既有東北大碗菜的特色,口感又絕對鮮美于東北大碗菜。這道菜剛一問世就一炮打響,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常常出現客人站在店外等桌就餐的情景。后來,劉新以小土豆醬菜為龍頭,選用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蔬菜為主料,突出色美味濃,鹽香適口的特點,利用醬、燉、拌、炒等烹調方法,生產出了五大類150個品種小土豆醬菜系列的品種菜。“小土豆”迷住了所有顧客,出現了這樣一句口頭禪:“好吃吃不夠,沈陽小土豆。”一時間,小土豆美食風靡沈城,生意火爆。
在沈陽,雞味抻面和雞架很受食客喜歡的美食小吃。
沈陽的雞味抻面一直非常受歡迎,究其原因,一是味道好,二是價格便宜。在沈陽,有三家雞味抻面店名頭最響亮:民宜家、老四季、許家。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在鐵西區和沈河區分別出場了許家雞味抻面和老四季抻面館。這兩家面館都以雞架和抻面為主要經營品種。這兩家面館一面世,便受到各自的愛好者歡迎。發展如雨后春筍。當時給人的感覺是:一般點碗面條配點鹵菜就能很好地吃一頓飯。面條油水大,一碗面就能吃的飽飽的。而雞架、老湯干豆腐味道非常大眾,非常地入味,再來瓶啤酒,那將非常愜意。而價格也較經濟實惠,適合當年在飲食上要求不高的低收入工薪群體。所以當時食客很多。
后來鐵西區又出來一家“民宜家”,聲譽鵲起,后來居上。“民宜家”最早的名號為“人人雞味抻面”,據說本是由許家衍生而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從最早的“人人雞味抻面”到如今的“民宜家”,這個味道整整流行了近20年,這家面館可謂是有口皆碑。當時鐵西區有很多人愛吃這種小吃,好評如潮。它家的雞架、老湯干豆腐就是好吃。人云該家諸物味道“地道”,老湯“厚重”、面條“爽滑、筋道”。
鐵板雞架是沈陽的特色小吃,雞架就是去掉雞肉的雞骨架,將洗干凈的雞架用鹽等調料奄好,放在兩個大鐵板之間一夾吱啦吱啦一響,香味撲鼻,將雞骨頭都炸香后放入孜鹽、辣椒,就可以吃了。在夏天許多東北大漢,一個雞架一瓶雪花啤酒就是一頓飯了。讓你看起來吃的很香,很饞人。
老高太太糖葫蘆由其創始人老延智于1993年創立,之所以叫“老高太太”是為了表達老延智先生的孝心,“老是我父親的姓,高是我母親的姓,之所以叫‘老高太太’糖葫蘆,其實是我盡孝的一種方式。”老延智直言,在“老高太太”投入市場的前三年,如果有誰想買50支以上的老高太太糖葫蘆是不可能的。“當時擔心別人把牌子搞砸,所以如果誰想大批量進貨,我都是親自送貨。”由于老延智的冰糖葫蘆采用了現代化的技術,用無切口法去核、去果頭,并灌進了各種餡心,還用糯米紙與塑料密封袋雙層包裝,不沾塵染菌,再加上規模生產、品牌經營,因此迅速占領了東北和華北市場。1997年,北京人做夢也不會想到,在家門口風行多少載并被譜了曲、編了劇的冰糖葫蘆,如今竟受到一個“老太太”的強烈沖擊。這個“老太太”就是大名鼎鼎的沈陽“老高太太”。
沈陽中街冰點城是一家古老而又年輕的企業。它的前身是四十年代末出現在沈陽中街的一個冷飲店,那里制做的冰淇淋制品很受歡迎。八、九十年代,來沈陽商業街—中街的人不吃一吃冰點城的冷飲已是一種遺憾。一種投科考究、奶味醇香、口感極佳并且個頭很大的雪糕,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中街大果”。“中街大果”以其優良的品質,獲得了沈陽人極好的口碑,一時間“大果”甚至成了雪糕制品的代名詞。1997年,中街冰點城領導班子提出了冰點城新的發展戰略,結束前店后廠的生產經營方式,使中街大果走出中街,走出沈陽,暢銷遼寧、東三省以至全國各地。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冰點城已發展成為一個大型專業化的冷飲食品企業。具有先進的生產工藝、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及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企業現由夏日冷飲食品廠,房大嫂食品廠及遍布省內外的中街冰點城連鎖店等幾部分組成。多年的生產經營實踐積累成了獨特的冰淇淋文化、享譽沈城內外。
沈陽大北關有座修得十分有氣派的寺院,名叫八王寺,又稱大法寺,寺門前有一口井,井水清澈甘冽,味道甜美,這就是馳名東三省的“東北第一甘泉”。據說乾隆皇帝非常喜歡用八王寺的井水煮茗,他常命人千里迢迢把井水送到紫禁城,以供他飲用。1920年,北京雙合盛啤酒廠老板朱壽臣,專程從北京來到沈陽,租用了“八王寺”清泉井以西的3畝多“香火地”,建立了“奉天八王寺汽水廠”。1922年,張惠霖、金哲忱、高榮久等人,租用了“八王寺”前面的52畝“香火地”,建立起“奉天八王寺汽水、啤酒、醬油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建筑面積約7000平方米,投資32萬元大洋,年生產能力為汽水10萬余箱、每箱48瓶,啤酒10萬箱、每箱18瓶,醬油500萬公斤。作為是新興的民族工業,該公司以優良的產品質量,受到人們的青睞,極大抵制了日本飲料瘋狂涌入中國的經濟掠奪。為喚醒民眾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發展中國民族工業,該公司還廣泛征集商標圖案,最終采用了“金鐸”品牌,為汽水、啤酒商標,作為沈陽民族工業中飲料品牌的代表,與日本經濟侵略抗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八王寺公司被日本昭和商會吉野曉一郎霸占,改為“奉天八王寺釀造工業株式會社”。日本侵略者霸占該公司后,繼續生產汽水、醬油,但將啤酒改為生產清酒。1945年,原股東金哲忱等人,組成統一接收委員會,以時價將八王寺汽水廠收回。沈陽解放后,國家依據對民族工商業實行的贖買政策,將八王寺汽水廠贖買。從此,八王寺汽水廠終于回到政府和人民手中。
非常受歡迎的糖果,沈陽特產,九十年代初曾經風靡大江南北,通常都是春節的必備糖果。包裝為帶有彩條的塑料紙,正面印有發明者林瑞豐的頭像。不老林糖是由"北方制糖大師"林瑞豐基于畢生所學的精湛制糖技術和經驗而獨家創制的糖果,是不老林系列糖果中的主打產品。本品自1988年誕生以來已有二十年的歷史。其選料質優精細,工藝上乘考究、口感香醇細滑、回味甘美馨,二十年來風靡全國并榮獲大量獎項,是沈陽人引以為傲的家鄉特產之一。
沈陽著名的小吃還有很多,比如高樓香雞、翟家驢肉、潘家肘子、巖明火勺、西關開口餡餅、四季面條、甘露餃子,大清花餃子、寶發園四絕菜、原味齋烤鴨、三合盛包子、馨香包子等等等,以及近些年興起的百度烤肉。
由于沈陽是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故這里也匯集了周邊各地的美食小吃,甚至味道更勝一籌。比較常見的就有鐵嶺牛肉火燒、撫順麻辣拌、錦州肉串、遼西烀餅、臺安燉鵝等
中國美食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
蘭州拉面
被譽為“中華第一面”的蘭州拉面,相信這是很多游客去到蘭州必嘗的美食之一。其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面條黃亮)在全國享有盛名,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
02
北京烤鴨
提到“烤鴨”,首先印入大家腦海的一定是“北京烤鴨”,其用料主要是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而北京烤鴨外皮油亮酥脆,肉質潔白、細嫩,口味鮮美。其吃法也有三種:用鴨皮蘸著白糖吃;將蔥條、黃瓜條、蘿卜條和甜面醬以及烤鴨一起放在荷葉餅中卷起來吃;將片好的鴨肉蘸上蒜泥、甜面醬吃。被譽為“天下美味”。
03
四川火鍋
四川火鍋表現出了中國烹飪的包容性,在制作配料上,以“厚味重油”著稱,鮮香味美,制作精細,口味大眾化。吃火鍋時,一般放菜都是先葷后素,但要注意其湯汁一定要滾開;其次,自己可根據平時自己的口味進行佐料的搭配,當然,不太能吃辣者則可以在選擇鍋底時選擇鴛鴦鍋;最后,很多人在吃火鍋時會覺得油膩,因此,可以事先準備一杯茶或者一些水果,以開胃消食,解油去膩。
04
重慶小面
從色澤上來看,紅湯要紅亮,清湯則應呈乳白或者淺黃色;從口味上來看,紅湯吃起來麻辣味濃、特色鮮明;清湯則要咸鮮適口、鮮香宜人。還要注意一個最佳食用時間,即為從面條至熟到食用,不超過兩分鐘。同時也要注意吃面時一定不要忘了放榨菜粒,芽菜末,花生碎粒,白芝麻等作為必備調料,但是不能將這些調料搗得過于細碎。
05
武漢熱干面
熱干面既不同于涼面,不同于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過冷和過油后,再淋上用 芝麻醬、香油、香醋、辣椒油、五香醬菜等配料,更具特色,增加了多種口味,吃時面條纖細爽滑有筋道、醬汁香濃味美,色澤黃而油潤,香而鮮美,有種很爽口的辣味,是祖傳秘方,誘人食欲。
06
寧波湯圓
其主要是用黑芝麻、豬脂肪油、少許白砂糖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
07
廣西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味道真的很好,粉很勁道,湯很濃郁,很香,味道也是極好。不過,其中加上一些涼拌的竹筍也很好吃。
08
寧夏手抓羊肉
很多人吃羊肉會覺得有一股不可去除的騷味,當然,這是羊自身所具有的。但是,這款羊肉對于羊肉的騷味去除得很好。
09
西安羊肉泡饃
其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后味無窮。
10
糊辣湯
其特點是湯味濃郁、湯色靚麗、湯汁粘稠、香辣可口,十分配合其它早點進餐。目前,其已經發展成為河南及陜西等周邊省份都愛吃的小吃之一。
1.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可是在北京的一道名菜,在中國也最具有代表性是宮廷御用美食之一,他可享譽世界美味排行榜之首,外國友人提到中國美食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北京烤鴨,它就這么被鮮為人知了,選用最優質的食肉性鴨,不油不膩,外酥里嫩,包上甜甜的醬汁和一些大蒜,一口下去真是非常美味了,他符合很多中國友人的胃口在很多的餐桌上也可見到,所以說北京烤鴨是中國排名前十的美食最不為過了!
2.上海糯米團
上海這座城市也是屬于我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 ,沿海上海人好吃甜口,糯米團豐富的口感由糯米包裹著肉而成,在上海的地攤上可以見到許多這樣的傳統的美食,而上海糯米團則具有代表性,非常符合一些土生土長上海人的胃口,就連我看見了也忍不住大快朵頤起來,我非常的喜歡這類食品,相信你們也會非常喜歡的。
3.武漢熱干面
武漢熱干面可是比較出名的了,武漢的名吃一提到武漢就想到武漢熱干面,大街小巷都有的賣,他可是湖北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也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它的做法非常的豐富多樣,配料也非常的豐富多樣,加上點肉末和花生米香菜拌起來絕為好吃!武漢的朋友們就知道了他可是你們心儀的早餐必備品。
4.蘭州拉面
蘭州拉面可是每座城市都有,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見他,它也位于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蘭州風味小吃之一,正常快餐的面食就歸它莫屬了,蘭州拉面只有蘭州牛肉面,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他們只吃牛肉,美味的湯面配上嫩滑的牛肉真的是世界絕配美食!
5.重慶酸辣粉
重慶酸辣粉是我最喜歡吃的了,我喜歡吃粉比吃面更多,他酸酸辣辣的口感,濃香開胃,特別受一些喜歡酸辣的朋友們喜歡,湯汁也非常的鮮美,重慶酸辣粉他比較彈牙嫩滑我覺得非常符合我們南方人以及重慶朋友們的喜歡。
6.寧波湯圓
湯圓預示著團團圓圓,每當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都會吃湯圓,在來年里我們大家還能團團圓圓,所以這種小丸子非常受小孩們的喜歡,甜甜的口感,配上糯糯的味道,吃起來真的非常的美味,一般大家都作為飯后甜點來食用,他就是中國的甜點,我們傳統小吃也能擁有美味的雙重口感!
7.寧夏手抓羊肉
喜歡吃肉的朋友們可以看看這道菜,有牛羊肉的鮮香絕美的味道,加上用餐時的豪爽,被許多性格豪爽朋友們的喜愛,一吃一大口肉,滿滿的幸福感。
8.西安羊肉泡饃
西安羊肉泡饃也是最具有獨特味道的一道小吃,羊肉肥而不膩,嫩滑多汁,回味無窮加上用獨特湯汁泡制好的泡饃,非常的有飽腹感,仙羊肉泡饃被譽為陜西名菜。
9.胡辣湯
胡辣湯是北方比較具有特色的小吃,在南方幾乎不見它的蹤影,這道小吃起源于河南省也是比較具代表性的一道小吃,特別是冬天吃起來有溫暖的感覺。
10.廣西桂林米粉
廣西的粉可出名了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米粉例如我最愛吃的螺螄粉,還有酸辣粉,鹵菜粉,擔子米粉等,豐富多樣,米粉非常的有韌勁,非常符合中國人民的口感,他對米粉湯的要求非常的高,每一碗粉都有它獨特的味道,大家一起來嘗嘗吧
沈陽十大自助餐都是哪些?
北約克維景大酒店自助餐廳、比爾森烤肉、沈陽保成希爾頓逸林酒店、韓盛炭火自助烤肉、龍頭山韓式自助烤肉、阿爾卑斯自助、西部牛仔牛排自助餐廳、菲尼克斯牛排工坊自助餐廳、法蘭克西式自助餐廳、興燁匯海鮮自助。
1、北約克維景大酒店自助餐廳
地址:和平區同澤北街35號北約客維景大酒店6樓。
推薦理由:環境很好,裝潢很氣派。餐廳最近正好主推德國美食節,喜歡吃德國菜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里的服務很好,菜品也非常豐富,金槍魚、帝王蟹、德國環形腸、鸚鵡螺還有德國肘子等乖,好吃的美食這么多,不可錯過喲。
2、比爾森烤肉
地址: 南京北街268號海潤國際大廈A座4樓。
推薦理由:沈陽自助餐一個經久不衰的品牌吧,很多自助餐都黃了,但比爾森還是在南京街上屹立不倒。性價比很高!想吃自助就第一個想到這里。
3、沈陽保成希爾頓逸林酒店
地址:沈河區風雨壇街89號希爾頓逸林酒店8樓(五愛國際小商品城)。
推薦理由:環境很好,挺高大上的,服務也很好。海鮮類的像鮑魚、蝦和貝類都很新鮮,肉類的味道也很不錯,小火鍋、甜品也很受歡迎,唯一的缺點就是菜品的種類不是特別豐富。
1北約克維景大酒店自助餐廳
推薦理由:環境很好,裝潢很氣派。餐廳最近正好主推德國美食節,喜歡吃德國菜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里的服務很好,菜品也非常豐富,金槍魚、帝王蟹、德國環形腸、鸚鵡螺還有德國肘子……好吃的美食這么多,不可錯過喲。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人均:186元
評價:★★★★☆
地址:和平區同澤北街35號北約客維景大酒店6樓
2沈陽保成希爾頓逸林酒店
推薦理由:環境很好,挺高大上的,服務也很好。海鮮類的像鮑魚、蝦和貝類都很新鮮,肉類的味道也很不錯,小火鍋、甜品也很受歡迎,唯一的缺點就是菜品的種類不是特別豐富。
人均:147元
評價:★★★★☆
地址:沈河區風雨壇街89號希爾頓逸林酒店8樓(五愛國際小商品城)
3萬達文華酒店全日餐廳
推薦理由:環境和服務都不錯,上菜收盤都很快。菜品種類很豐富,應有盡有,味道也很好,環境優雅。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人均:172元
評價:★★★★★
地址:渾南區 營盤西街17-5號 萬達文華酒店1樓
4沈陽君悅酒店樂廚自助餐廳
推薦理由:環境非常好,餐廳位于26樓,晚上看看夜景吃著自助很有情調。最近正好是美國周,服務員都統一戴著美國國旗頭巾,還有美國隊長打扮的氣球人,氛圍很好。菜品多且豐富,味道也很不錯,這里的三文魚和楊枝甘露廣受好評。
人均:182元
評價:★★★★★
地址:沈河區青年大街288號甲沈陽君悅酒店26層(萬象城北側)
5漢巴味德
推薦理由:這家餐廳生意一直很火爆,人很多,遇到生意爆滿的時候還得等位。菜品非常豐富,味道也很好,這里的烤肉特別受歡迎,甜品也特別好吃。價錢也很實惠,性價比挺高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人均:64元
評價:★★★★★
地址:大東區小東路10號大悅城C館C501-503室(近中街)
6都市綠洲美食廣場
推薦理由:環境非常好,店里就餐區外有很大的室內花園,小橋流水,景觀很棒。自助海鮮臺很大,鮑魚小龍蝦螃蟹三文魚蝦扇貝蟶子蜆子還有各種叫不出名的螺類,都很新鮮,放到鍋里前都還是活蹦亂跳的,喜歡吃海鮮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人均:166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評價:★★★★★
地址:大東區望花南街1號
7沈陽香格里拉大酒店遼咖啡
人均:204元
評價:★★★★☆
地址:沈河區青年大街115號酒店1層(近萬象城)
8龍騰四海國際自助餐廳
推薦理由:這里的裝修很有特點,環境很不錯。菜品樣式齊全,味道很好,價格也實惠,就是很多吃的都需要排隊,遇上客流量大的時候等的時間會比較長。這里的碳烤生蠔和巴西烤肉較受歡迎。
人均:95元
評價:★★★★★
地址:東陵區營盤北街5號興隆大奧萊B座3樓
9上井精致料理
推薦理由:環境不必多說,精致安靜上檔次,典型的日系風格,人多的時候也不吵。日系料理,菜品豐富,也很新鮮,味道也很好。各種海鮮、刺身、焗蝦、烤鰻魚、鱈魚、鵝肝等美食,絕對能讓你大飽口福,喜歡吃日系料理的朋友有口福啦!
人均:235元
評價:★★★★★
地址:沈河區哈爾濱路118號華府天地購物中心5樓(近北京街)
10新記•喜多屋國際海鮮皇品
推薦理由:環境和服務都還可以,食材也很新鮮,價格也算實惠,適合家人朋友小聚。菜品比較新鮮,種類很豐富,味道也還可以,飲品推薦獼猴桃沙冰,特別受歡迎
個人認為沈陽十大自助餐都是: 比爾森健康烤肉、 阿爾卑斯比薩自助、上井精致料理、沈陽君悅酒店樂廚自助餐廳、都市綠洲美食廣場、漢巴味德、金錢豹國際美食百匯、好倫哥、比格自助披薩等等。
沈陽十大自助餐分別為:
1、好倫哥
2、比格自助披薩
3、巴貝隆自助烤肉
4、深海800米海鮮
5、漢麗軒自助烤肉
6、金漢斯
7、牛太郎
8、金錢豹
9、月影法式鐵板燒
10、阿爾卑斯自助餐
相關推薦:
報案立案投訴(報警立案了遲遲沒動靜怎么辦)
快遞賠償對象(快遞被人拿走了找誰賠)
立案多久收費(起訴立案幾天通知交費)
護照丟失賠償(護照被人撕了 可以告他嗎)
家暴離婚不能(家暴可以強制離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