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交通事故責任劃分中,責任通常被分為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和同等責任。具體承擔的責任比例會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和當地的交通法規來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時,各方應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在實踐中,主要責任方可能需要承擔70%至60%的責任。次責通常意味著責任程度較輕,賠償比例相對較小。具體比例會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和過錯程度來確定。次要責任方可能需要承擔30%至40%的責任。這種責任劃分有助于確定賠償金額和保險理賠的比例。具體比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建議以實際認定為準
法律后果主要包括民事賠償責任和可能的刑事責任。民事責任方面,需根據過錯比例分擔賠償責任,包括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刑事責任方面,如果事故造成嚴重后果,如致人死亡或重傷,可能面臨刑事處罰,具體量刑需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確定。
責任的認定和承擔不僅涉及法律責任的劃分,還涉及道德和社會責任的問題。責任方除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外,還應承擔起相應的道義責任,積極配合事故處理,盡可能減輕受害者的損失。
次要責任的承擔比例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需要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和相關證據來確定。例如,如果一方超速行駛,而另一方未按規定讓行,導致事故發生,那么超速方可能被判定為主要責任,而未讓行方被判定為次要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次要責任方的責任比例可能會低于主要責任方。責任的具體劃分需要由交通管理部門根據現場勘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等證據來綜合判斷。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誤工減少的收入,是指被侵權人受到人身損害導致不能正常工作而減少的工資收入或其他類型的合理收入。相關法律規定,侵權人應當賠償被侵權人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損失。
網友咨詢:
我主責對方次責怎么賠償誤工費?
云南名邦律師事務所雷蕾律師解答:
首先,誤工費的賠償標準是: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費=誤工時間×每日收入。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其次,交通事故主次責任的賠償分配:
1、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負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負次要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的,承擔80%的賠償責任,非機動車、行人負次要責任的,承擔20%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負次要責任的,承擔40%的賠償責任,非機動車、行人負主要責任的,承擔60%的責任。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
云南名邦律師事務所雷蕾律師解析: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撥打110報警。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后,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并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車輛,但是應當妥善保管,以備核查。對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專業性較強的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委托專門機構進行鑒定。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
雷蕾律師簡介
云南名邦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執業期間曾辦理多件重大、疑難的人身、財產損害賠償案件及涉黑惡人數眾多的刑事案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