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被害人遺體處理辦法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被害人遺體由法醫查明死因后,通知家屬領回處理。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二百一十三條 為了確定死因,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解剖尸體,并且通知死者家屬到場,讓其在解剖尸體通知書上簽名。
死者家屬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或者拒絕簽名的,偵查人員應當在解剖尸體通知書上注明。對身份不明的尸體,無法通知死者家屬的,應當在筆錄中注明。
第二百一十四條 對已查明死因,沒有繼續保存必要的尸體,應當通知家屬領回處理,對于無法通知或者通知后家屬拒絕領回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及時處理。
刑事案件被害人對判決不服怎么辦
刑事案件被害人對判決不服可以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案件一般流程如下:
1、報案。刑事案件發生后,如果有被害人、第三人報案,一個刑事案件的程序前期就等于是啟動;
2、公安初查。公安機關受理報案之后,被害人和律師要配合公安機關展開初查工作,查明關鍵案件事實之后,確定本案存在基本犯罪事實,以決定是否立案;
3、立案。案件進入偵查階段。在公安機關初查結束后,被害人和律師要根據初查結果,與公安機關偵查、法制等部門充分溝通,配合公安機關將案件正式立為刑事案件開展偵破工作;
4、偵查工作結束,公安機關提交《起訴意見書》,案件進入審查起訴階段;
5、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偵查階段結束之后案件進入審查起訴環節,公安機關經過偵查之后,將所有案件證據材料進行提取、固定、裝卷,然后將案件卷宗移送到檢察院,由檢察院對案件進行審查并決定是否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6、審判階段。法院對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案件審查后,對于起訴書中有明確指控犯罪事實的,應決定開庭審判。法院聽取控辯雙方意見,根據查明的事實、證據及相關的法律規定,對被告人做出有罪或無罪判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速裁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三)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罪名、量刑建議或者適用速裁程序有異議的;
(五)被告人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沒有就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等事項達成調解或者和解協議的;
(六)其他不宜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
相關推薦:
刑事被害人怎么辦(刑事案件的受害人怎么維權)
公安刑事傳喚信息(公安局傳喚短信)
刑事辯護人的單位(刑事訴訟法辯護人法律解釋)
刑事偵查工作步驟(刑事偵查的一般步驟)
刑事訴訟中的控告(控告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