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
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是:
1、首先有犯罪事實,即已經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律,構成了犯罪;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需要依法給予刑罰處罰;
3、最后屬于自身管轄范圍,公安機關只能管轄法律規定的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
刑事案件立案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接警和初步核實: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會對報案人提供的信息進行初步核實和判斷,判斷是否符合立案條件。如果符合條件,就會對案件進行立案處理;
2、立案偵查和調查取證:立案后,公安機關會對案件進行偵查和調查取證,主要包括詢問證人、調查取證、搜查等手段,以確定案件的事實和證據;
3、案情評估和審查起訴:偵查取證結束后,公安機關會對案件進行初步的案情評估,確定是否構成犯罪,是否需要提起刑事訴訟。如果需要提起訴訟,就會將案件移送到檢察機關進行審查起訴;
4、審判和判決:案件經過檢察機關的起訴,最終將進入司法審判階段。法院會根據證據和法律規定進行審判,并作出判決;
5、執行判決:判決生效后,如果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罰金等刑罰,就需要執行判決。執行判決的方式包括監禁、強制勞動、緩刑、罰金等。
綜上所述,刑事案件是個人的犯罪行為構成犯罪罪名,觸犯了刑法規定,并被司法機關立案、調查、審判和執行的案件。刑事案件是指刑法所管轄的民事案件以外的案件,其主要涉及犯罪行為和刑罰的適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六條
【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記錄的封存與查詢】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刑事案件追訴標準是什么
一、刑事案件追訴標準是什么
1、刑事案件追訴標準是,犯罪已經過了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應該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而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
【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第八十八條
【不受追訴期限限制】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二、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作用有哪些
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包括:
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訴人起訴的材料;
2、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決定是否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 起訴或者審判所依賴的標準。
相關推薦:
刑事改判法律規定(刑事案件二審改判率)
交通刑事上訴和解(交通肇事罪的刑事和解操作)
口頭刑事傳喚適用(口頭傳喚的適用情形)
刑事追訴什么意思(刑事追訴是什么意思)
刑事責任包括什么(刑事責任包括哪些)